第四百一十八回 讯中自有不凡意 当求先机预设谋

    第四百一十八回 讯中自有不凡意 当求先机预设谋 (第2/3页)

远,不过观冀州粮情前番青州之战他也没占到什么便宜。”郭嘉一言入了主题,冀州粮草调动频繁,粮价上涨只会有一种可能,袁绍军在大肆收购军粮,自然也是为了大战所需,看起来袁本初对徐州用兵怕只在眼前了。

    “主公前番便有言,青州之争得利最大者当是曹孟德,袁公路次之,袁本初虽然拿下济南却是损兵折将得不偿失,最后到口的五万大军又被公瑾拦了下来,单靠冀州一地供养十数万大军便会颇为艰难。不得不说那甄家之主倒也颇有眼光,倘若袁绍再在徐州受挫,就会更加依赖之。”戏志才笑道,对青州战局他们早就有过深入的分析,袁绍在辽东阴了肖毅一手,冠军侯也在济南之战中还了回去。

    “元龙,尊父乃是广陵太守,对徐州军战力当是知之极深,以元龙看来,倘若袁本初进军徐州与陶大人相敌,后者能否抵挡?”郭嘉此时谓陈登道,天耳的情报再如何详尽,但徐州军战力到底如何却是从未亲见,陈登则是本乡本土。

    “陶大人向来有宽仁之名,治政方面亦是极有建树,因此在徐州民望极佳,若论战力,徐州军其余比之冀州怕是战力稍弱,可丹阳精兵却是天下精锐,原本两军对战陶刺史当绝不会畏惧袁绍,可徐州却是治政能臣偏多,而无统军大将,倘若似主公麾下张辽徐晃等将军有两人在彼陶刺史就能与袁本初分庭抗礼。”陈登闻言沉吟片刻方才说道,徐州无大将怕也是众人的共知,便有精兵亦无人可用。

    “元龙言之有理,不过似文远公明隽乂这般将才岂是易寻?倒是那丹阳精兵嘉也曾听主公提起,当年讨伐董卓汜水大战大破徐荣之时便有元龙同宗一营在君侯手下效力,主公对之战力亦是颇为赞赏,言及不在当日虎卫军之下。”诸侯讨董肖毅并未带上郭嘉,盖因他就是去打酱油的,不过此战详细却是都与戏郭详说。

    “那是当年的虎卫军,如今典韦将军坐镇安县勤练精兵,虎卫军已然是我军王牌之一了。”陈登这番话可是言出由衷,肖毅善练精兵天下皆知,其余后勤装备操练方法等等并州都可为天下之冠,如今四年过去双方的差距怎能不拉大?

    “公义勇武无敌,更兼将略不失,这几年亦是突飞猛进,观其坐镇安县沉稳如山便有大将之风,日后未必不能与文远隽乂并列,实乃主公之福也!”听陈登说起典韦郭嘉亦是由衷赞道,恶来自从讨董以来便是勤奋苦读,安县之中并无一天间断,如今观其用兵练军都是沉稳有致,当日君侯便有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元龙,以你所知之陶使君,倘若徐州之战不利会否向主公求援?当年讨贼讨董陶公与君侯可是极为和睦。”戏志才借着出言问道,这也是他和郭嘉一直在思考的,倘若陶谦真的向肖毅请援,幽州方向便有了出兵的可能,不过亦要看袁绍能找到什么样的借口对徐州用兵?总不可能师出无名,否则便是授人以柄了。

    “当日登前来并州之前就曾奉家父之命往下邳见过陶大人,其时使君言谈之中便对冠军侯极为推崇,言及定大汉天下者非君侯莫属,而今能牵制袁绍者亦是只有冠军侯,倘若作战不利徐州就有绝大可能向我方求援。”陈登正色言道。

    “奉孝,既然元龙也有此言,那今次之事还要设法通传陶大人一声才是,嗯,倘若能借陈大人之口则是更为完满。”戏志才闻言便转向郭嘉道,幽州可以这么快的掌握袁军动向还是因为提前布局的天耳,那是早在三年之前就埋下的眼线,而徐州是不可能如此快的得到讯息的,军情对于兵家的重要毋庸置疑,但如何传到陶刺史耳中又是另外一回事,假如由陈圭言之便不会让人误会搬弄是非了。

    “志才兄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