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回 精锐之师出河内 此战之要首在速

    第四百四十六回 精锐之师出河内 此战之要首在速 (第1/3页)

    大汉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三年六月十七,天子刘协以右中郎将卢植卢子干为安南大将军,起兵五万调停徐州之乱,而在此之前责令青州刺史征南将军曹操立刻退出徐州的圣旨已然传出。伴随着榜文一路发到各地方县郡,曹孟德为私仇而私向攻伐之事也被宣扬天下,一时间便是诸侯具知。

    消息传到豫州,袁术正在宴席之上观看歌舞,得讯后便笑谓诸将曰:“天下皆知肖郎有百战百胜之威,皆以其勇猛无敌及士卒用命为主因,此二者当然不差,不过其人不在兵处亦是极为仔细,此番当可一观成败。”

    孙策刚刚在会稽一战之中击败王朗,以八千士卒破其三万精锐正是志得意满,却是有言此番可观叔父之动而动,便令黄盖屯兵九江之地。

    战前肖毅的舆论宣传攻势还是十分到位的,当世也再找不出比他还深谙此道之人,徐州一战成败暂且两论,他要给世人留下一个曹操倒行逆施的印象。不过在圣旨之中对曹孟德的措辞还是颇为客气的,毕竟父子人伦亦是大道所在,肖毅知道自己越是如此,得到消息者往往便会忽略这一点。

    原本众人一直在商议从安县出兵跨过冀州前往徐州之地,但真正出兵的地点却在河内,卢植的副帅便是天子亲封的武威将军周瑜,肖毅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要让公瑾在此战之中挑上重担,让他迅速的成长起来。当然为防万一,还有人为他参赞军机,只不过不是志才属意的郭嘉而是毒士贾诩,肖毅自己亲自坐镇晋阳,文和之才不在奉孝之下当也要有表现机会。

    名义上是卢中郎率领大军出征,但他当日在朝堂之上已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知晓副帅乃是肖公之徒,肖毅之弟周瑜后更是极为赞成。中郎亦是非常爱护后起之秀,看见今日的公瑾便如同当年的恒之,因此是一再明言他担当主帅但一切都由周瑜与众将自觉,也算为大汉培养帅才。

    五万人马出河内,肖毅挑选的是麯义的先登军,管亥的飞燕军及赵云的白马骑加方悦的太原营,元伟不必说,先登军便是比之陷阵亦并不逊色。白马营亦是骑兵王者,至于管亥的飞燕军则在司隶一战之中表现十分出色,而方悦的太原营则是肖族子弟,战力坚强,此番更有近卫军精锐加入。

    典韦回到安县之前肖毅已然一封手书调周瑜回晋阳亲自给他交代了任务,此去徐州必须要阻止曹操占领四战之地,亦是给公瑾肩上压上了一副千钧重担!对此后者是谨慎之中不失信心,有并州军四大主力在手,又有兄长的宣传攻势在前,公瑾也立志要效法肖毅当年镇守济南之举而建功。

    与之配合的则是陈宫率领黑山黄衫二军前往司隶,汇合张合的白虎骑和张绣的司隶营枕兵虎牢,随时可以出兵陈留!按眼下的形势历史上吕布偷袭兖州是不会发生了,但却换成了肖毅,且当时设计者还是陈宫。恒之要在各个方面配合周瑜的远征军,从而营造出对并州军最为有利的形势。

    一切准备妥当,卢植周瑜率领大军自河内出发,不过三日已经到达白马渡口,五万并州精锐在此花了三日时间方才尽数度过黄河,接下来的目标便是走齐国而入琅琊,经东海进入下邳,助徐州刺史陶谦以抗曹操大军。

    白马渡口乃是在袁绍掌握之内,但此次袁本初也不得不与周瑜大军配合,至少在表面上他必须如此。率领大军的可是大汉名将卢植,奉的亦是天子之诏书,假如袁绍在此故意拖延,他就不得不顾及肖毅会将所有的罪名都加在他的头上,到时候曹操纵兵与徐州二人可很难以联手之势对付恒之!因此在渡河一事上他表现的还是颇为配合,但私下何为便另当别论了。

    全军度过白马渡口之后,周瑜在柳县召开了一次军事将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