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铁矿

    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铁矿 (第2/3页)

了一倍,这也是河西人口大增的需要。

    东岸十里范围内都是农业区,中间还修建一条官道,不时可以看见潺潺小河汇入张掖河中,小河边还有树林,一座座新落成的村庄就修建在紧靠小河的树林旁。

    河西走廊种的是春小麦,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每年只有一季,但因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小麦的产量却不低,每亩土地的产量接近三石麦子。

    此时,正是大暑季节,麦田长势很好,郁郁葱葱,一眼望不见头,还是有农民在田里摆弄的麦苗。

    郭宋翻身下马,走上前,蹲在田埂上问一名农民道:“老丈是哪里人?”

    “回禀官爷,小人是鄯州人!”

    老农可不傻,他虽然不认识郭宋,但远处有大群官员在等着呢!其中还有他认识的县令,态度那么毕恭毕敬,这位年轻官员可不是一般人。

    “你打理多少亩麦子?”

    “这是官田,县里最多只给租两顷,我和儿子一起租下两顷土地,也不少了,两百亩啊!”

    “每年多少租子?”

    旁边众人的心都悬了起来,生怕他冒出一个与官府不一样的租税。

    “不是都一样吗?两成的租子,免税赋。”

    众人一颗心都放下了,这个两成租子是公开贴告示的。

    郭宋又笑问道:“老丈,如果高昌县送你三顷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终身免税赋,你有没有兴趣过去?”

    “这个.....”

    老农犹豫好久道:“要和儿子商量才行,我自己不能做主。”

    郭宋看出他眼中流露的神情是动心了,‘永业田’三个字对唐朝百姓的诱惑力太大,何况是三百亩土地,任何一个农民都会怦然心动。

    其实郭宋有经验,他在丰州就实践过,那么遥远的丰州,还是有不少农民为了永业田携家带口不远千里而至。

    正如潘辽所言,应该多宣传一下,在关中也去宣传,只要人口基数大了,肯定会有不少破产农民携带家小而来。

    ..........

    巡视了两个时辰后,潘辽带着一群官员先一步回了张掖城,郭宋在铠曹司参军卢进的陪同下,带着亲兵继续向南而去,再向南走百里,就是甘州的铁矿山了。

    铠曹司对应朝廷的部门就是工部,在河西六曹司中可是一个大部门,它下面挂了三个独立官署,军器署、匠作署和矿冶署,铠曹司负责编制计划、招募工匠、改进技术等等,具体做事情,就是由三个官署负责了。

    甘州铁矿就位于张掖河上游,并不是大型铁矿,只是一座中型铁矿,早在天宝年间就发现了,只是找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