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

    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 (第2/3页)

 李舒袖进屋施了一个万福礼,“卑职参见殿下!”

    郭宋笑问道:“玉娘什么时候回来?”

    郭玉娘去历城县建立淄青情报点去了,已经去了一个多月,还没有消息。

    “玉娘计划在年底前回来,不过她呆不了两天,还要去长安。”

    郭宋点点头道:“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朱泚有可能会迁都洛阳,我希望长安的情报点替我查证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可以探查广通仓,也可以查太仓和左藏,一般迁都的前兆就是大量物资先运走。”

    “卑职明白了,明天一早就发鸽信去长安,尽快查证!”

    “就这件事,李堂主回去休息吧!”

    李舒袖行一礼,又向潘辽点点头,这才告退而去。

    这时,郭宋又对潘辽道:“这个副使杨葵如果愿意投效我们,我们可以接受,你告诉他,如果他能一直为我们传递重要情报,我许他将来出任鸿胪寺卿之职。”

    ........

    广通仓位于华州境内,紧靠广通渠而得名是关中最著名的大粮仓,朱泚发动泾源兵变后,接管了广通仓和储藏在其中的近六百石粮食,也是凭借丰富的粮食储量,朱泚的军队得以迅猛扩大,兵力一度扩张到三十万以上。

    尽管两年前爆发的盗粮案使广通仓的粮食储量锐减到三百万石以下,但毕竟底蕴深厚,广通仓的粮食储量还维持在两百五十万石左右。

    这些天,广通渠上的船只忽然多了起来,其实这也正常,每年秋收后,都会有大量的粮船运送粮食来广通仓,到次年开春后,第二波粮食运输的高潮又会到来,来自中原和江淮、江南的漕船将大量粮食运入关中。

    不过这些粮船的方向并不统一,有的船是运送粮食来广通仓,有的船却运载粮食离开广通仓,去向不明。

    但并不能就此判断,一定是把粮食运去洛阳,朱泚准备迁都,这样决断是比较草率,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把陈粮运回长安销售,或者运送去军营,以腾出仓库,所以粮食进进出出很正常。

    这天下午,华阴县北城门外匆匆走进来一名骑毛驴的男子,他直接来到了一家客栈前,客栈伙计连忙迎上前,“客官是住店吗?”

    “我找一个友人,长安来的郑大掌柜是住在这里吧!”

    “在!郑掌柜住在后院,请客官跟我来。”

    这个男子叫做张童,他的公开身份是丰县县衙的文吏,临时借调到广通仓,负责整理出入仓数据,并登记入薄,但他的另一个身份却是天策楼在关中的情报探子,长安天策楼得到郭宋的指令后,便想办法把张童送进了广通仓内。

    张童在后院见到了上司,天策楼在长安的情报头目郑宏源,郑宏源是西市百利布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