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竞争
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竞争 (第1/3页)
中午时分,郭宋乘坐马车来到了西安门大街,十几名亲卫骑马跟随。
郭宋喜欢从很多细节来了解长安的变化,其实从街头巷尾的风貌变化,就能看出很多事情。
比如从布料的变化,郭宋发现从去年下半年来,穿绸缎的普通妇人多了起来,这倒不是百姓开始讲究奢华,而是因为绸缎的价格下跌,就算寻常人家也做得起一两身绸缎衣裙。
而绸缎价格下跌和洛阳经济有着密切关系,前几年江南的绸缎几乎都运去了洛阳,价格高,需求量大,导致江南家家户户扩大养蚕种桑,江南的丝绸基本上到不了长安,但从去年年中开始,洛阳的丝绸需求量骤然暴跌,导致很多丝绸商严重积压货物,他们才开始向长安销售,但长安人不会买高价丝绸,导致丝绸价格一跌再跌,跌去了一半,长安百姓才勉强接受。
而洛阳丝绸销量大跌,主要是因为中等人家已经消费不起绸缎,而大户和权贵没有这么高的需求量,这也说明了洛阳中等人家开始走向破产,长期高税负、低收入以及畸形的消费终于承受不住了。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长安有马匹的人家越来越多,稍微条件好一点人家,都能骑马代步了。
这也是马匹供过于求的结果,晋国并不禁止马匹外销,以前魏、燕、冀三家都会采购大量马匹,现在三国灭亡,马匹出口锐减,不得不降价,以至于普通人家也买得起马匹了。
郭宋之所以不禁止马匹出口,实在是因为马匹难养,一匹战马至少需要二十亩地种草养活,一万匹战马就会占用二十万亩良田,这对国力是一种极大的消耗,晋国有河西走廊,不用担心草料供给,但地处中原的朱泚和李纳就不得不用良田换牧场。
这几年,郭宋对长安乃至晋国的治理采用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治国策略,疏通河道、取缔各种哨卡、税卡、减低税赋、增加市场平台,新建了西安门大街,改变了东市的结构,这些都是看得见的作为,但对于具体的商人经营,他们就不干涉了。
这些政策推行了三四年,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晋国各地商业繁荣,商人十分活跃,商船队不断增加,在长安专营运输的商行就达十四家,拥有五百石到千石左右的货船两千余艘,这还是私人船队,官船更是超过了三千艘。
这些船队以长安为中心,西去兰州,北到丰州、太原,东去江南,南到长江流域,使原本被战争和封锁破坏的商业又渐渐恢复。
从大街上来来往往的商人都可以看出来,一个个步履匆匆,甚至带着小跑,脸上却精神焕发,这就是市场景气的表现。
不多时,郭宋的马车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