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战术初定

    第九百五十八章 战术初定 (第3/3页)

!”

    王侑坦率地说道:“关键是重型攻城武器上不去,这种四面低中间高的城池,不知道他的水源是怎么解决的?”

    旁边陪同的雅州长史李胜安解释道:“雅州城内有深井,水源问题能解决。”

    “李长史,雅州城内就没有弱点吗?”郭宋问道。

    李胜安摇摇头,“雅州城是二十年前新建,当时就考虑到防御吐蕃进攻,所以城墙修建得特别坚固结实,连城门也是包了一层铁皮,基本上无懈可击。”

    “既然无懈可击,那吐蕃又是怎么拿下雅州城的?”王侑继续问道。

    “好像里应外合,卑职当时正好不在城内,是听几个逃出的官员说的,他们说城内出现了吐蕃军,从里面夺取了南城门,开门放敌军入内。”

    郭宋眉头一皱又问道:“城内吐蕃人多吗?”

    “有很多,至少有几千人,基本都是吐蕃商人,加上一些吐蕃伙计,人数确实不少,这在边境城是很常见,不光是吐蕃人,还有大量羌人、南诏人。”

    郭宋点点头,如果是这样,里应外合确实很有可能,这倒是夺取城池的好办法。

    “殿下有想法吗?”王侑笑问道。

    郭宋笑了笑道:“当然是避开其优势,想办法攻击其短处,也不急吧!攻打雅州城,咱们从长计议。”

    .........

    南撤的南唐朝廷在简州征收到了几十艘大船,帝后以及北衙权宦们改为乘船南下,一直抵达渝州后,才停住了逃亡的步伐。

    渝州就是今天的重庆一带,先帝李适在渝州建了一座占地百亩的行宫,叫做临渝宫,这座行宫便成了临时皇宫,而且渝州也屯有不少粮食,解决了两万多神策军的军粮问题。

    此时,郭宋出兵巴蜀消息已经传到了渝州,使南唐朝廷的气氛变得格外紧张。

    说起来郭宋大军是来抗击吐蕃入侵,占据了道义高地,令人无可厚非,但大家心里都明白,郭宋大军这一来,恐怕就不会再撤离巴蜀了。

    皇宫的一间屋子里,王太后坐在榻上,茫然地望着三岁的幼帝李纹在玩几块木头,这几个小木块他玩了整整一年了,每天从早玩到晚,从不厌烦,每天都玩得全神贯注,和他说话他也听不见,在耳边喊他,他也不理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旁边还坐着一名身材很高的宫女,陪同李纹玩木头,似乎李纹也只接受她和自己一起玩。

    王太后深深叹了口气,这孩子还真是个傻子,这样的皇帝长大后只会更傻,难怪这些宦官要立他为皇帝,连傀儡都不如,有和没有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