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迁都之议

    第九百五十九章 迁都之议 (第2/3页)

打断霍仙鸣的话,怒冲冲道:“要么出击,要么撤退,留在渝州只能等死!”

    俱文珍一怔,连忙问道:“请问窦翁,出击是怎么出击?撤退又撤到哪里去?”

    霍仙鸣解释道:“窦翁的意思是说,趁现在成都兵力空虚,我们出兵夺回成都,这是出击,要么就放弃巴蜀,迁都到江南去。”

    俱文珍倒吸一口冷气,出兵成都,这不是找死吗?

    他急道:“郭宋一定派探子盯住我们,我们军队一动,他立刻就会发现,出兵成都根本就不现实,再说,成都皇宫被吐蕃人烧了,我们返回成都又有什么意义?”

    窦文场阴阴一笑,“那么说,俱老弟是同意迁都江南了?”

    俱文场见两人像老鹰一样一左一右盯着自己,他顿时明白了,反攻成都只是他们说说而已,他们已经决定迁都江南了。

    俱文珍心中有点茫然,“迁都江南,刘洽、韩滉他们会答应吗?”

    “这个由不得他们,只要太后下旨,他们就得服从,这就叫挟天子以令诸侯,俱老弟明白吗?”

    俱文珍心中着实苦涩,他在巴蜀有太多利益,实在不想离开,但若不离开,郭宋又不会饶他,似乎除了离开巴蜀,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他只得叹口气道:“我没有意见,两位决定吧!”

    霍仙鸣和窦文场对望一眼,一起欣然道:“那就这么决定了,立刻收拾船只,三天后启程前往江南!”

    ..........

    在俱文珍的胁迫下,王太后不得不下一份懿旨,巴蜀形势不稳,朝廷决定迁都江南,三日后启程。

    这个消息传出,神策军将士顿时一片哗然。

    神策将士大多是巴蜀人,也有部分关中人,都各自有家小在巴蜀或者关中,听说要迁都去江南,所有士兵都急眼了。

    临时军营内士兵们大吵大闹,都不肯跟随朝廷去江南。

    中军大帐前,百余名中下级将领聚集在一起,要求节度使李万荣给个明确说法。

    神策军节度使李万荣年约五十余岁,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从军三十余年,在军中威望很高,他原本是大将军长孙全绪的部将,随着长孙全绪、独孤大石这些老将回家养老,他们这些盛年派开始展露头角。

    李万荣资历深,为人也不固执,能接受宦官的统帅,所以霍仙鸣和窦文场二人一致同意由他出任神策军节度使,但神策军节度使有三人,李万荣只是其中之一,为了区别,大家都称他为东节度使,另外两人是中节度使沈铨和西节度使朱曜。

    朱曜率八千军在剑门县投降了郭宋,现在掌权的节度使就只有李万荣和沈铨二人。

    李万荣走出大帐,将士们顿时群情激动。

    “节度使,我们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