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钱氏进京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钱氏进京 (第2/3页)

其次钱票和铜钱要一直并行,不能取消铜钱,微臣就是这三个保留意见,请殿下斟酌。”

    说完,张谦逸躬身行一礼,坐了下来。

    郭宋看了看众人问道:“大家还有别的保留意见吗?”

    吏部侍郎陆贽起身道:“殿下,张相国的三条意见其实已经代表了绝大部分有保留意见朝臣的心声。”

    郭宋这才对众人道:“这样吧!我们一分为二,大额银票和钱票已经达成共识,可以由户部和少府寺联合推行,尽快制定细则,约谈各大柜坊,尽快实施,张相国、独孤相国,这件事我就交给二位了!”

    张谦逸虽然有保留意见,但这个方案政事堂已经通过,他作为户部尚书,再有意见也必须执行。

    张谦逸和独孤立秋一起躬身道:“微臣遵令!”

    郭宋又继续道:“至于小额钱票,要继续制定各种规则,等各项规则完善后,政事堂再进行商讨并投票表决,现在暂时不实行,潘相国,各种规则的制定,由你负责牵头!”

    潘辽躬身行一礼,“微臣遵令!”

    郭宋笑道:“时间差不多了,今天朝会就到此结束,起身吧!”

    众人纷纷起身,向大殿外走去。

    郭宋对潘辽道:“我刚刚得到消息,钱氏一门三百余人已经到蓝田县了,要好好安置他们,给他们提供一切便利,让他们尽快造出宣皮纸来!”

    “微臣这就安排官员接待!”

    ...........

    蓝田县通往长安的官道上,一支平民队伍正缓缓而行,这支队伍将近五百人,有老人、妇女和儿童,当然也有青壮男子,老人和妇孺坐在牛车上,青壮男子有的骑着毛驴和骡子,有的则挤坐几辆牛车上,后面跟着一百多辆满载各种物资的大车,另外,还有三百名士兵跟随,专门护卫他们的安全。

    这支队伍正是来自宣城县的钱氏一门,包括造纸工匠和他们家眷,郭宋下达了特别命令,要求李冰和王侑将钱氏一族以及涉及造纸的工匠全部迁移来长安,同时出重金补偿了他们,使他们心甘情愿来京城。

    经过十几天的水陆跋涉,他们终于要抵达终点长安了。

    为首是一名六十余岁的的老者,他便是族长钱顺通,也是皮纸的实际发明者,他造纸四十年,具有极高的造纸天赋,造纸技艺已经登峰造极,在宣城,没有任何人能和他相比,他耗尽心血,用二十年时间才造出了皮纸,这种皮纸实际就是后来著名的澄心堂纸,只是钱顺通目前给它起名为宣皮纸。

    “大郎,晋王殿下到底想用我们的皮纸做什么?”钱顺通问长子钱逸道。

    钱逸就是润州的钱掌柜,他们的润州的纸铺依然保留,由一名不涉及造纸的经营管事出任新掌柜,钱逸则跟随家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