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初战土星星域3

    (五十六)初战土星星域3 (第1/3页)

    (五十六)初战土星星域3

    为了用威力强大的超高动能射击炮狠狠地还击敌舰队,每一艘地球战舰和重型无人歼击飞艇都顶着敌军凶猛的集火攻击,在高速曲折飞行中义无反顾地向前挺进,在艰难地缩短着与克里奥星军攻击舰阵的距离。每一位地球战士都很清楚,现在改变被动挨打局面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尽快地把敌舰纳入自己超高动能射击炮的有效射程,让威力强大的超高动能射击炮发挥出无坚不摧的杀伤力。同时,大家也都急切地盼望着,在开战伊始发射出去的第一波次超饱和极速高爆导弹集群攻击,能够尽快地追上不断后撤的克里奥星军舰阵,击毁一部分敌军飞碟战舰。那样就会大大地减轻当前各艘地球载人战舰面临的巨大压力。

    在狡猾阴毒的克里奥星军舰阵边打边撤的情况下,缩短两军距离变得异常艰难,令地球第一主力舰队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有十余艘地球载人战舰、以及六、七十艘重型无人歼击飞艇,被克里奥星军战舰集火摧毁。那些被击中摧毁的载人战舰中,不停地有地球战士乘坐着战位救生舱,被紧急弹射出即将解体的战舰。一些地球大型战舰在向前攻击前进的同时,立刻释放出救生飞艇,去救援那些漂浮在漆黑太空中的战友。

    为了更有效地阻挡与削弱战舰遭遇的攻击,各艘地球战舰在急速闪避飞行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进行着积极的主动防御。舰上的高能量防护炮以最大射速射击,向着战舰前方发现异常能量剧烈变化的空间方向,不停地抛射大量的高能量团,极力以最快的速度聚集起一个个短暂的高能量汇聚立体空间,构筑一面面立体高能量防护盾牌,以阻挡拦截敌舰射来的超高能重粒子定向集束射流。

    主动防御技术是最近十几年前、在地球科技大爆发时期发明创造的一项先进科技成就。就在章锲院士发现了“正负物质可控核反应机理”之后不久,一位犹太科学家发明了“宇宙空间异常能量变化即时探测装置”,在并进一步发展成“太空战舰主动防御技术”。经反复验证之后,地球战舰开始普遍采用了这项新技术。其创新之处就在于:依靠“宇宙空间异常能量变化即时探测装置”,地球太空战舰能瞬间探测到周边空间发生的异常能量急剧变化,迎向敌方火力来袭方向,即刻用高能量防护炮急速抛射大批高能量团,在地球战舰的近距离空间,快速构建较大范围的、短暂密集汇聚的大量高能量团,从而在太空战舰与来袭的超高动能炮弹光球之间,急速形成一个厚厚的高能量立体盾牌。

    目前地球战舰发射的超高动能炮弹光球实质是一种强力动能武器,其能量密度要比高能量防护盾牌大,体积却比防护盾牌小。双方轰然相撞会即刻发生剧烈爆炸,瞬间消耗掉超高动能炮弹光球的攻击能量。处于安全距离的战舰只不过会因为受到高能量碰撞爆炸的波及,随之发生剧烈的摇晃和颠簸,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损失。因此,高能量防护炮很快便成为地球战舰的标准配置。

    通过地球军方和军工企业多批次的严格实验,以及以往为数不多的小规模太空冲突的结果,都证明太空战舰装备高能量防护炮进行主动防御,其防护效果是非常有效的。这一新技术可以构筑短时间存在的大量高能量团的聚合体,使其在距离战舰较远的四周空间,与对手射来的超高动能炮弹光球猛烈相撞,保护自己的战舰免受敌舰火力的打击。按照地球军工专家的精密计算和反复试验,依靠在战舰四周空间急速构建一个个高能量立体盾牌,能够拦截住大约百分之七十的接近战舰的超高动能炮弹光球;再加上太空战舰在战斗中一直高速飞行,还会灵活地飞出各种机动动作,也能够躲避开大部分敌方火力打击。这样两者相加,就可以有效地为太空战舰提供可靠保护。

    但此时情形却大不相同,面对克里奥星军战舰发射的超高能重粒子定向集束射流,地球战舰的高能量护盾原来颇具威力的保护效力却大打折扣。敌舰射来的超高能重粒子定向集束射流穿透力非常强大。即使地球战舰的高能量防护炮及时反应,在超高能重粒子定向集束射流的前面构筑了高能量立体盾牌,也只能削弱敌方火力的攻击能量,而无法完全挡住超高能重粒子定向集束射流又准又狠的攻击。

    一道道凝聚着极高密度重粒子能量的超高能定向集束射流,笔直地穿透前方空间密集聚集的众多高能量团,恶狠狠地刺向一艘艘地球载人战舰。虽然刺穿地球战舰紧急构筑的高能量团密集汇聚屏障时,超高能重粒子定向集束射流的能量有所消耗和损失,但遭到一定程度削弱的超高能重粒子定向集束射流,依然能够击穿地球战舰的外壳、甚至在地球战舰的舰体上割开一条狰狞的裂口。再加上鲁督军团采取了十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