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鸿门 叩关函谷

    第十章:鸿门 叩关函谷 (第1/3页)

    且说沛公率军还驻灞上。楚国上将军项籍已率领诸侯联军兵临函谷关。

    但见四十万大军在关外铺开,一眼望去连绵无尽。军中鼓声震天,战马嘶鸣,声势极其浩大。

    项籍正在中军指挥兵马行进。此时骑哨来报,函谷关内外遍插刘氏大旗,关门紧闭,大军无法通过。

    项籍听罢,心中一沉,又拿出军令文书交于关下。谁想关上闪出一将,不受文书,竟然放出乱箭将骑哨射回。

    项籍得到消息,立即下命各部停止行军。他回到后军与军师范增商议。

    项籍道:“函谷关刘季占领。如今关隘紧闭,我军行进不得。”

    范增见过项籍,言道:“上将军,前方军情,老夫已经知晓了。”

    “想不到刘季竟然先于我进入关中!”项籍将马鞭抽在道边的山石之上,兵士们听声清脆的鞭笞之声,只见上将军满面怒容,神情及其严峻。

    范增慢慢说道:“上将军,此事还需再议。”

    “难道亚父要本将在这函谷关外等刘季给我开关不成!”项籍怒道,他胯下的乌骓马受到惊吓,颇为躁动。

    “将军息怒,莫要惊扰了这马儿。”范增身子往前一探,将手搭在乌骓马的额前轻轻安抚。

    项籍见亚父气定神闲,以为他已有计策。便收敛了怒气。抱拳说道:“亚父可有良策,能让大军进入关隘?”

    范增望着前方隐约的刘氏大旗,进曰:“既然刘季据关而守,将军何不破关而人?”

    项籍眉头一皱,他道:“军师何出此言?楚国两军要大动干戈不成?”

    范增点点头。他道:“上将军,刘季率领的偏师,从武关一路进入蓝田。击败了驻守蓝田峣关的秦军,秦王子婴大势已去,早已献出玉玺,大开咸阳之宫门矣!”

    项籍听了,默然不答。

    范增:“眼下刘季先一步进入关中,又抢占了函谷关。这便是闭关据守之意也。函谷关乃是防御关中的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季封锁关隘,其意,正是要阻止将军入关,独占关中之地!”

    “亚父言明于此,且让本将带领精锐攻破函谷关!”项籍心意已决,便决定强攻关隘。

    范增大为赞同,他道:“还请上将军升帐议事。”

    项籍在后军安营扎寨,诸侯统帅皆受制于项籍,不得已之下参与了这次议事。

    项籍端坐在大营之中,他率先道:“诸位,刘季进入关中,劝降秦王。前方险隘,被其占据而守。诸位可有什么入关之策?”

    这时候,赵国右丞相张耳献策道:“上将军,在下有一计,看让守军开关。”

    项籍一见是张耳进言,冷冷说道:“张丞相有何计策?”

    张耳在钜鹿与章邯作战不利,全靠项籍救援方得以保全。身为上将军的项籍对于徒有虚名的张耳相当轻视。这次与众人商议进军函谷关一事,张耳因刘邦有旧,项籍更是对他抱有戒心。

    张耳果然道:“上将军,在下与沛公为多年至交,愿修,传至沛公军营,问明详情。待我方陈明利害,化解其中误会,沛公定然会开关相迎。两军自然也就免去一番兵戈之争了。”

    诸侯大将们听了张耳的计策,皆称善。这些诸侯汇聚在项籍麾下本来就不是协同一心。谁都不愿多生事端。

    范增笑道:“张丞相,不知书信发往刘季军营,可要多久?”

    张耳想了想道:“沛公......沛公眼下正在灞上,依在下之见,快马加急,也就几日之时。”

    “好一个几日之时。”范增拄着拐杖站起身来,张耳不知他用意何为,问道:“先生难道不赞成在下之策?”

    范增并不理会张耳,他向项籍说道:“上将军,兵贵神速。我军兵锋正盛,函谷关兵力薄弱,若是派出精兵强攻关隘,定能一战而下。破关直入!”

    张耳一听,急道:“上将军万万不可。”

    范增和项籍同时看着张耳,项籍心中早就拿定了主意,但是他还是问道:“有何不可?”

    张耳道:“上将军与武安侯同为怀王麾下大将。先前,两位将军分兵进军。沛公破蓝田,将军战钜鹿,皆是诛灭暴秦的有功之臣,怎能相互攻伐,同室操戈?”

    项籍听了,大笑道:“好一个相互功伐,同室操戈!”他此时怒不可遏,忽然将议案边的文书掷倒张耳脚边,怒骂道:“刘季匹夫,我将怀王敕令交至关下,守将视若,闭关自守,他眼中可有我这楚国上将军?”

    张耳伏拜道:“上将军,这其中定然有什么误会,可让在下前去说明。两位万万不可开战啊。”

    范增道:“张丞相,你为刘季至交。此人拒我在先,你此时出营,又能如何?难道要上将军在这关外与四十万大军干等归营不成?”

    项籍道:“除了张耳,还有何人献策?”诸侯大将们见项籍怒不可遏,又有谁敢上前进言?项籍取出兵符,厉声说道:“我军驻扎关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