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5) 韩王使者

    鸿门(5) 韩王使者 (第1/3页)

    分封完毕之后,楚国项氏成为了这三年来反秦战争之中的最大赢家。项籍击灭秦国主力,受降秦国大将,军功最盛;其次,在此次分封之后,项籍成为了霸主,凌驾于诸侯王权之上,建立了强大的西楚霸权。为之侧目,为之!

    然而,诸侯们却对此次分封的结果,暗地里都怀有不满。项籍以军功分封诸侯,行当年周武王之分封之事。然而昔日的六国贵族,皆希望能在灭秦的上重建六国,从而回到战国时代的六雄之格局。

    这这些诸侯王之中,原本有不少是当年六国时代的王族后人,比如魏王豹,其父是战国末年的魏景湣王魏曾,韩王韩成,亦是韩国宗室之后裔。这些当年六国宗室的后人,是希望重建六国,而不是被项籍拆分故土,国家被外姓大将与诸侯。

    此节,项籍在与范增密谋之时早就有所准备。项籍分封,但是又要掌控,战国六雄的再立,是复辟,亦是让这些诸侯王在法理上与西楚政权平起平坐。

    项氏无意于行集权大一统,在此情况下,先复立六国,满足诸侯们的心愿;接着再拆分六国,削弱宗室遗民在故国土地上的影响。

    这些诸侯之中有宗室后裔,有六国贵族,更有军功大将,如此分封,昔日六国的故土便被拆散分治,旧诸侯与新诸侯们不得不互相钳制,相互制约,最后结果,便使得项氏在诸侯王之中一家独大,掌握了的领导之权!

    至此,的格局分立完毕。在这些诸侯王之中,西楚最强,汉国次之。原六国则被分裂而治,大部分诸侯王皆为失望。但是忌惮于项籍的军力,敢怒不敢言,最后不得不接受了分封,与项氏妥协。

    范增在主帐之中扫视了众人一眼,见众人没有反对。便继续宣布道:“分封已毕,从今日起,上将军号为项王,为共主!”

    “拜见项王!”诸侯们伏拜,正式承认了项籍的霸权。

    项籍拔出佩:“已定。五日之后,大军抵进咸阳,诛灭秦国公族,断绝秦祀!本王与诸位将尽分关地,资材,子女,荣贵故国!”

    诸侯们听到霸王的号令,一时之间喜不自胜狂呼万岁。沛公在座惊愕良久,他没想到项籍将会屠戮咸阳,毁灭关中......

    沛公三人看着周边仿佛疯魔一般的诸侯王们,心中大失所望......

    分封完毕,诸侯们皆各自散去。沛公等人匆匆回到霸上营地。甫一进门,沛公就拔出佩剑重重斩在案角上骂道:“项籍竖子,夺我土地吞我军队,竟然还要屠略关中!”

    沛公心中不平自有他的道理。当年刘季以泗水亭长之身曾进入关中服行徭役。

    当年的任务,是在咸阳城外负责秦始皇之宫殿营造。当时的刘季,以大秦官员之身千里迢迢来到关中。他惊讶于关地的肥沃,富饶,亦赞叹于咸阳都城的恢宏与庄严气象。那时的咸阳城,正是始皇帝执政。咸阳更是古老文明中心。关中的一切,都让刘季内心充满了尊敬与向往。及后起事,刘季成为了仅次与项籍的楚军第二号大将。他也从逃犯之身变成了沛公,楚国武安侯。虽然在关中的征战引起过不少死伤与破坏,但刘季的容忍与克制,最后还是尽可能地保全了这一方土地与百姓。他入关之后秋毫无犯,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深得民心。但是不想在鸿门宴之后,这一切全部幻灭。按照约定所得的土地被秦国降将瓜分,原本作出无数努力保全下来的城池与百姓即将面临毁灭。

    沛公恼怒不已,一连数剑,将那书案斩得七零八落。张良向前拉住沛公的衣袖道:“汉王稍安勿躁。”

    沛公听到张良改了自己的称呼,一时无言。他将佩剑一丢,恨道:“汉王?原本老子是秦王!”

    萧何将斩蛇剑轻轻拾起来交还给汉王,言道:“汉王,此时需要从长计议。”

    汉王一拍大腿,怒道:“项籍毁约,便是目中没有怀王,看我点起兵马,前去杀他个片甲不留,出我心头恶气!”

    说罢,汉王就从衣袖之中拿出虎符要召唤樊哙等大将。张良一急,又挡住汉王,曰:“大王息怒......我部兵马不过三万,项王为诸侯霸主,手下四十万大军,大王何苦如此?”

    汉王被张良一劝,倒也立刻平复下来。他叹气道:“子房言之有理,季险些误了大事。”

    萧何在一旁收拾了书案,跟进道:“汉王,如今诸事需得谨慎。莫忘曹无伤之事。”

    汉王心领神会,他道;“军中兴许还有项籍的探子,方才倒是本王大意了......”汉王朝两人笑了笑。言道:“兵马尽失,土地被分,眼下如何是好?”

    张良想了想,反问道:“五日之后项王进?a href='' target='_blank'>簦和踝骱未蛩悖俊?br />

    汉王道:“还有何打算?诸侯联军要屠烧关中......百姓无辜,我刘季绝不参与此事!”

    说罢,沛公在营帐之中来回踱了几步,痛心道:“当日我以子婴为相,立下誓约,会保他们公族之周全......项籍杀入咸阳,子婴休矣!”

    萧何道:“命也,秦楚势不两立,当年秦王政灭楚,楚地百姓多有蒙难。如今项氏灭秦,先前的仇恨,自然要加倍奉还。”

    张良道:“汉王,五日之后我军必须要与诸侯前往咸阳。若是汉王不愿参与之后之事,良之见,不如届时离城三驻扎。安营扎寨,尽力保存周遭百姓。”

    汉王接受了张良的意见,他道:“也只能如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