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烈火 楚军入城

    第十一章:烈火 楚军入城 (第1/3页)

    击退夜袭的秦人之后,范增与项庄正在咸阳宫议事。

    范增从身上取出一卷竹简,交给项庄道:“庄将军,此卷文载了在咸阳的秦国公族及秦王身边亲近官员,你按照上面的人名逐一搜捕,定不会有所遗漏。”

    项庄接过竹册一看,果然是写满秦宫官员,宗室大臣的姓名。他看到一人名字,问道:“军师,这嬴显,可是秦国关内侯?”

    “正是。不过,据老夫所知,关内侯嬴显已在峣关之战中身亡。”范增想了想说道:“庄将军,你可是想问为何这名册之上还有嬴显的名字?”

    项庄拱手道:“正是。”

    范增道:“这名册是数月之前,我让斥候混入咸阳城之中所探查搜集所成。项王背负亡国之恨,这一入咸阳,岂能放过这些宗室!”

    项庄对堂兄的志向一向推崇和尊重,他道:“军师思虑周密,我等武人不及先生半分。”

    范增笑道:“庄将军这是何话?老夫不过做些皮毛统筹之事,战场杀敌,攻城略地,推翻这暴虐秦国,可全赖将军也!”

    项庄谦虚了几句,他再看名册时,突然读到了嬴栎的名字,他立即收拢竹简,对范增说道:“嬴栎,他就是与末将比剑之人。”

    范增道:“唔,咸阳君嬴栎。”

    “军师可知道此人来历?”项庄问道。

    范增道:“嬴栎本是秦宫侍卫。后来子婴计除赵高,此人立下大功。秦王子婴便破例提拔。官拜咸阳卫尉。他的父亲,就是庄将军一心先要与之比试的咸阳君嬴烁。”

    范增回忆了片刻,又道:“嬴栎亦同时继承了其父的君号。”

    项庄这时道:“我与他见过两次,一次在斋宫......一起却是在大梁寓......昨夜一战,此人剑术并不及我。”

    范增道:“我看未必,你二人交手之时,此人显然有所分心。按理,咸阳君嬴烁的剑法第一,嬴栎得其所学,未必不及其父。”

    范增又接着道:“嬴栎是栎阳人士,他自小随父出入秦宫。这父子二人是两代君王之心腹,嬴烁在始皇帝时掌管咸阳卫尉军,嬴烁袭承爵位,秦王子婴自然对其信赖有加。”

    项庄道:“两次交手都未能将此人击败,下次若有机会,非比试出高低不可!”

    范增见项庄气势盛烈,便道:“庄将军,老夫可以担保,明日将军必然能够再遇嬴栎。”

    项庄奇道:“亚将军何出此言?”

    范增道:“庄将军还随老夫同去一地。”

    两人出了大殿,范增便带着项庄来到一处寝宫。项庄见此地戒备森严问道:“亚将军,莫非秦王在此?”

    范增点点头,他询问了一名兵士。那楚兵道:“回军师,钟将军方才带人查封府库,不久便到。”

    范增道:“甚好。”他命那兵士宫门,对项庄道:“庄将军,且与老夫一同前去。”

    两人踏入幽暗寂静的寝宫,这一处宫殿,在咸阳宫东北角,规模不大,是当年妃子所住之所。

    秦王就是被囚禁在这里。

    范增见到了秦王,子婴跪坐在案几边上,神情漠然。

    范增站在子婴面前,言道:“秦王。”

    子婴盯着范增,又一眼扫过项庄,开口道:“楚将,有什么羞辱的言语,寡人听之多矣,不必多费唇舌。”

    范增道:“天降灾祸,大难临头,秦王可曾有悔恨之意?”

    子婴冷笑道:“寡人只恨没有尽诛尔等盗匪乱兵!假若叔父能早听劝解,汝等反贼怎有今天?”

    范增听罢,倒也不怒,他道:“秦国气数已尽,便是胡亥听你劝言,也无济于事。更何况还有赵高在侧?”

    子婴听了,渐渐沉默下去。范增接着道:“如此乱象,皆是之过也。秦君暴虐,秦法严苛,此为大乱之本。胡亥无治国之能,赵高更有覆国之心,如此君朝,纵使强国如此,朝政焉能不坏?”

    子婴身体颤抖不已,项庄见之,便道:“秦王,待项王一入咸阳,汝等秦国宗室便由我楚军处置,届时是死是生,全凭项王做主。”项庄说罢,又道:“便让你这秦王看看,自先周时延续至今的秦国,是如何败亡在你的手里!”

    子婴神色颇为黯然。他心灰意冷,不愿再多言。范增和项庄出了寝宫,便道:“庄将军现在可知,为何嬴栎前来了。”

    项庄道:“军师,庄曾听闻兄长有屠灭秦国宗室之意。我等只顾战场杀敌,不知中军之大事,还望先生指点一二。”

    范增道:“庄将军,不杀子婴,如何堵得住六国遗民的悠悠之口?秦国宗室不灭,项王便无法号令诸侯。”

    项庄想了想,又道:“秦王子婴贤能刚正,方才在下设想,胡亥时朝政若有子婴等人辅佐,也不会如此模样。”

    范增瞥视项庄道:“难道庄将军起了恻隐之心?”

    项庄道:“先生,庄为楚人,自与秦国势不两立。”

    范增这才道:“将军之言,老夫也曾想过,胡亥暴虐,败坏朝政。始皇帝之后秦廷大臣倘若俱在,且不说蒙氏兄弟、李斯,就是李信,冯劫等人主持朝政,秦国也不至于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