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8)明修栈道 暗渡成仓

    烈火(8)明修栈道 暗渡成仓 (第1/3页)

    此时,汉王府,萧何,曹参,周勃,樊哙,郦商,奚涓,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王吸,薛欧,周昌,蛊逢等大将一时云集。这些跟随汉王身经百战的宿将们,第一次见识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

    韩信年纪轻轻,但是陈词慷慨,颇有大将之风,

    韩信与汉王同座,待诸大将坐定,韩信执礼。旋即指着三秦地图,言曰:“如今,大军进出汉中,分经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及祁山道五条通路。此五路,褒斜道,傥骆道二道皆荒弃难行,军马不至。故,余下三道,是大王进军关中之必经之路也。”

    诸将在下私语,不知韩信作何打算。他们之前对于韩信的计划有了解,但是具体实施,还在互相商议。特别是樊哙,之前他接受汉王的命令,一把火烧了子午栈道。如今突然升任汉大将军的韩信竟然有重修子午道的意向。于此,樊哙颇为不解。

    韩信言谈自若,他道:“我军出子午栈道,可直达关中平原,兵峰剑指杜县。及北,可通咸阳。沿东,则往灞上。杜县在塞国境内,可谓四战之地也。然该地兵力薄弱,塞王欣不懂军法,军纪无度,指挥无方,我军可速图之。”

    韩信接着道:“陈仓故道,我军若能从此道而发,便能过散关而临陈仓。破陈仓则围废丘。”韩信转身和汉王说道:“大王若能攻取陈仓,则郿县,废丘不日即定也。”

    韩信又指着祁山道曰:“此祁山古道,沿汉水向西,迂回于陇西,翻越于陇山,可至上邽,顺汉水而下,可过西县,下辩。此为我军第三路兵马之部署,汉王只需派遣军中之得力大将,急出祁山,攻占西,下两处县城。待城破,则聚兵卒,坚守汉水之航道。水道通畅,粮秣辎重,皆无所虑也。”

    待三处出兵之道解释完毕,韩信正色道:“秦将章邯,久经沙场,熟悉关中故土。于此三道,若大王进取关中,子午道最近,祁山道迂回曲折,路途遥远;陈仓道次之。章邯之虑,定在子午栈道。杜县之地,塞国弱小不足虑,我军若是在此修筑栈道进军佯攻,章邯为阻我军,定然尽遣大军截阻子午道以协助塞国。陈仓,西县,下辩三处要冲兵力空虚,我军便可趁虚而入,大王可令中军夺其重镇,辅以精锐之师逆击章邯。章邯失陈仓,必退至废丘。届时,大王合三军之力,奋而击之,关中必定!”

    诸将听了韩信的一番谋划,均是心悦诚服。此次汉军东出,面临最主要,最强的敌人便是雍王章邯。章邯为秦国宿将,分封时,项王按范增的意见,将咸阳以西的关中地区,和陇西,北地郡三处广阔的土地封给章邯。章邯定都废丘,为雍国。其中,进出汉中的五条险要道路,除了子午道在塞国境内之外,余下的,褒斜道,傥骆道,陈仓道,以及祁山道皆在雍国境内。

    章邯手中有一部分旧秦军队,加上建国之后扩充兵源,其手中的军队可谓兵强马壮。项王正是看中章邯正一点,将封锁汉王东出的交托给了章邯。

    而韩信避实就虚,提机动兵力迂回雍,塞,翟三国之间。可谓是大军出没与崇山之间,纵横于险道之上。这一次的作战,在诸将看来几乎没有破绽,一时文武皆服。

    汉王在一旁道:“大将军,既然诸君无所异议......”他站起身来,环视了帐中一围,便将身上的佩剑与虎符交给韩信道:“东出大计,全凭将军也!”

    韩信言毕,他在汉王的授意下,下令点将:丞相萧何,留守汉中,镇抚百姓,督收租税,以给军食。

    萧何上前受令。

    “昌文君灌婴,领兵一万,修子午栈道,佯攻杜县。此战务必迷惑章邯,只能失败不能取胜。以诱其深入。”

    灌婴上前,接过了将令。

    樊哙听之,急立而言:“汉王,末将愿驱兵卒,抢修子午栈道。”

    汉王不悦,曰:“寡人已将剑印交付于大将军,作战谋划,全由大将军负责。”

    樊哙见汉王并不理睬,恨恨而坐。灌婴,曹参等人皆大笑不已。

    韩信正色道:“大军出阵,诸将需申严法纪。信受剑印,但有号令所出,刑赏,亲恶不避!”

    诸将一时森然。韩信道:“成贤君樊哙,建成侯曹参,统兵三万,进攻陈仓故道,先取下辩,再攻西县。攻占故道,出散关,趋陈仓。若章邯军返,急战!”

    樊哙听到韩信是任命自己为先锋大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