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鹿鸣 暗道遇险

    第五章:鹿鸣 暗道遇险 (第1/3页)

    左张氏不懂历史掌故,但是嬴栎却是知晓。他道:“伍子胥辅佐两代吴王,成就霸业,后来被奸臣陷害,自裁而死。”

    无姜听他这么一说,便道:“吴县的姑苏城,就是这位相国公营建的。”

    嬴栎道:“我年少时曾听父亲提及,春秋时有一位从楚国逃至吴国的大将,这人便是伍子胥。其父伍奢受到楚平王大臣费无极的谗害,连同其子伍尚一起被楚王所杀。伍家只有他一人逃脱。后来他来到吴国,先后辅佐吴王阖闾,吴王夫差。拜为相国。吴楚大战,伍子胥曾率兵攻破楚都,为父兄报仇。后又兴兵击败了中原的齐,鲁,徐等国。助吴国称霸一方。”

    嬴栎又看了看灵位,他道:“这灵位上的大篆应该是写,‘吴国相国公伍员之灵位’才是。伍子胥身前受到吴王阖闾的敕封,是为相国公。”

    嬴栎说完,他将灵位小心放回到石堆之上,他道:“这或许就是相国公安葬之处了。”他弯下腰去将足下的碎石铺好,不料又在地上发现一行篆字。嬴栎将乱石搬开,逐渐在地上清理出一块石板。无姜跪在地上解读到:“王....信伯嚭.....伍公进谏不听.......赐属镂.....死而抉眼......伍公刎而沉江....观越.....吴亡.....臣公孙辅,藏伍公于东山鹿鸣.....埋吴钩于此.....臣失大义,国破...不复.....自戕谢罪.....伍公遗....得镂...者....张......国公之志....匡扶攻吾。”

    无姜解读完毕,嬴栎已知大概。无姜问道:“乐大哥,这青石板上记载的是什么?”他想了想,和两人说道:“这青石板上所载,是写了这位相国公临死之前的一段故事。”无姜听了道:“怪不得读到刎,亡这样的字样。”

    嬴栎道:“这段故事是说,吴王夫差,听信奸臣伯嚭之言,疏远相国公。伍子胥屡次进谏,吴王不听,最后赐死伍子胥。相国公死前,挖出双眼,以观越国灭亡吴国。相国公自刎而死,其尸首沉入江中,这位名叫公孙辅的大臣寻到他的尸首,埋葬在此处。后来他说自己失去大义,国破家亡,就在相国公墓前自戕谢罪。”嬴栎说完,又接着说道:“若是所载属实,与相国公同葬的,还有那把吴王属镂剑。得此剑者,要伸张相国公之遗志,匡扶勾吴。至于这中间空缺模糊的字迹,其实是说伍子胥将双目挖出,命人将其置于东门,观越国灭吴之事。”他说道此处,望着地上那具枯骨,不禁叹了一声道:“这地上的枯骨就是这位藏剑埋尸的公孙辅。他为国尽忠秉节,安葬伍员,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义士!”说到这,他不禁联想起自己肩上的重担,心下甚是悲凉。

    他蹲下身去,用手指轻轻在青石板上划过,忽然身子一震,他顺着石板字迹一路划下去,心中愈发惊讶。他站起道:“这石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