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汉(3)苦县遇敌 申子后人

    归汉(3)苦县遇敌 申子后人 (第1/3页)

    王廉叹道:“局势风云变幻,只可惜,我们还只能寄人篱下,。”

    嬴栎道:“叔冽,复兴秦国并非在一朝一夕。而且,除了复国之外,匈奴更是之大患......实不相瞒,于这两者之间,愚兄也难以做出抉择,眼下你我能做的,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待回到关中,我们要找到张良把诸事问个清楚。”

    到了卯时,蔡吾,虞桕与三人在客栈下汇合。虞桕今日神采奕奕,一扫先前因伤而来的颓废。

    虞桕见了三人,问道:“嬴栎,那玉佩的确是家父所有。你是如何得到的?”

    嬴栎把在城外的事件一五一十地告诉虞桕。蔡吾在一旁说道:“卫尉既然见过家师,竟然也未能认出来?”

    嬴栎道:“姜儿推测,黄石公经过了易容而来。昨日一战,是为了试探我的功夫。”

    虞桕道:“是了,阿爹早年学艺之时,曾结过不少仇家。后来不得不施术易容,躲避争斗。”

    蔡吾道:“既然有此玉佩,那我们就动身启程,前往关中。”

    嬴栎问道:“虞桕姑娘,这玉佩有什么含义么?”

    虞桕道:“这是我们门下互相传递讯息的信物。人手一枚。”说罢,虞桕从怀中拿出一块同样的玉佩,蔡吾也将自己的呈上给三人一观。

    无姜看了看,指着玉佩中间的刻字道:“虞姑娘的这块......中间是一个......桕字?”

    无姜点点头,说道:“每一块玉佩都刻有我们门下弟子的姓名,或者表字。阿爹这一块,乃是一个仲字。蔡师哥的,则是肃字。”

    蔡吾道:“根据张师弟所言,师父亦会前往栎阳,这枚玉佩就是凭证。因此,诸位可以与我二人一道,先行动身。”

    一行人当即从下邳出发,互相扶持,日夜赶路。行之十多日,这一天,众人到达了苦县。

    在路上之时,嬴栎想起昨夜王廉谈及的汉兵。他联系到那二人的身份,遂问道:“两位可知刘季派遣士兵潜入了泗水郡?”

    蔡吾沉吟了一阵,他道:“率领这支兵马的将领,是汉王部将,王吸,薛欧。”

    嬴栎勒住马头,说道:“早知此事?”

    蔡吾道:“卫尉,当时我二人与汉军一同离开武关。王薛两位将军是来此是为了两件大事。其一,联络占据南阳的穰侯王陵,共击项氏;其二,前往沛县迎汉王之家眷归还关中。”

    王廉在后面说道:“泗水郡本是楚国的地盘,王吸薛欧的行迹又已暴露。我看项籍不会坐视不管。”

    嬴栎道:“叔冽这几日在取虑县探听消息,楚军在此一带加强了戒备。目的便是要防止汉军潜入与刘季的家眷宗族接触。十多日前,汉军行至阳夏受阻,已经败退。”

    蔡吾道:“不知卫尉有何看法?”

    嬴栎道:“刘季如项氏的心腹大患,其家眷留在沛县,早晚会是楚军的阶下之囚。届时。人为刀俎我为,恐怕凶多吉少。”

    蔡吾默然,嬴栎见他没有话语,也不再多说。一行人上路,之后又走了半日,尚未走出苦县地接。虽然这一带属于楚国境地,然而沿路之上尸骸枕籍,饿殍遍野,见不到一丝生机。

    行至日暮,一行人在村庄废墟之中休憩。虞桕拿出随身的干粮分给众人。蔡吾趁着间隙,和虞桕走到远处商议道:“师妹,王,薛两位将军的事,你我如何应对?”

    虞桕一愣,她没想到会和自己谈起此事。虞桕道:“从武关东出的时日推算,他二人应该已经与穰侯合兵。也许已经抵达沛县了也说不定。”

    蔡吾听了,言道:“恐怕这支汉军凶多吉少了。”

    “这是何为?”虞桕问之。

    “方才听卫尉所言,楚军已经在泗水郡加强了戒备。按照原定的计划,王吸、薛欧一旦与穰侯合兵,就会从阳夏进入沛县迎接太公。但是此部却偏偏在阳到了楚军的阻截。原本这支队伍就是快马轻骑,是深入楚境的孤军,王薛二人又无甚统御之才,就靠这支队伍与楚军交战,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

    虞桕道:“师哥,我们本是为了协助二师哥而来的。嬴栎如今与我们同行归乡,依小妹之见,还是及早回归关中,避免节外生枝。”

    蔡吾点点头,言曰:“王陵在南阳党聚千人,也可堪一方势力。楚军想要剿灭这此部,也得耗费不少气力了。”

    两人回到营地,正欲和嬴栎论及此事,却忽然见到西首破墙之下显现出一具人影。

    虞桕急忙拉住蔡吾的大袖,嬴栎那边似乎也察觉到异样。他往西面望去,正有一人踉踉跄跄地往营地而来。

    王廉如临大敌,他生怕与长信宫有关,立刻拔出佩剑做好戒备。

    嬴栎示意他冷静观察。王廉会意,退到无姜身边。

    蔡吾道:“师妹,你留在此地。且让师兄上前探明。”

    嬴栎跟在蔡吾身后,刚上前几步,那人影见到两人,便立刻倒在地上,挣扎不起。

    蔡吾上前一探,竟发现是汉军士兵的装束。他正要扶起兵士,却见到这兵士面目发黑,口角流涎,鼻下正不断地渗出。

    嬴栎见状,立刻催动内劲将蔡吾拉后一步,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