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2)围城断水 瘟疫爆发

    彭城(2)围城断水 瘟疫爆发 (第1/3页)

    前军的弩兵率先出击,这五百名弩兵对着城墙开始射击!一时间密集的箭雨往城中倾斜而下,原本明亮的似乎都被箭雨所笼罩。

    龙且见弩兵来袭,当即舞动羽旗,副将传令,全体兵士匍匐躲避不得出战。

    经过汉军一轮齐射,楚兵在短时间内受到压制,不能抬头。曹参又舞动飞鹰旗,灌婴得令,大喝一声:“敢死士,攻城!”

    先锋军中顿时推出一辆辆攻城器械:每辆攻城车后面都跟着一名百将,其后百人,成为攻城方队。灌婴望着高深的城墙,架起云梯,直攻城门。

    龙且见汉军架起云梯,推出攻城车。当先冲到城楼前,挥:“汉军攻城,四围守备!”

    攻城的兵士并不畏死,在楚军据守的城墙上前仆后继,楚军借着城墙地形,不断地往城下抛掷滚石,檑木以及倾倒热油。这一轮攻击之后,率先攻城的汉军遭受到毁灭性打击,许多兵士还未攀至半城,便被活地打落下来,死于非命。而侥幸存活的,也旋即被第二轮楚国的弓箭射死于云梯之下。

    灌婴又一次挥动旗帜,第二批敢死士快速冲到城墙之下,冲一位的几名兵士推起云梯,待欲攀城,不料城墙上又是一阵密集的箭雨射下来。这一群敢死士皆是轻装上阵,除了手中的兵刃之外,没有穿戴任何护甲,楚军利箭,可谓箭无虚发,这些兵士又是无一例外被尽数消灭在城墙之下。

    灌婴眯起眼睛,这次高举长戈,一队持盾死士接替被楚军消灭的轻装部队前去攻城。

    龙且看着汉军轮番冲击,生怕守城的兵卒抵挡不住。他命副将调来自己的轻兵卫队,‘大短兵’。副将听到这个命令,进言道:“大,短兵正在城门处守备,此时若是调上城楼,怕是不妥。”

    龙且观察了一阵城楼下的情形,说道:“灌婴的敢死士冷血善战,如此牺牲尚不退缩,这城下的攻城云梯早晚会被架立起来,届时两军相接,城楼的守备不足,我军会有败阵之危。”

    副将立刻带着将旗下到城门,把龙且的亲卫队调出。项它见状,言曰:“大,各城门口尚需守备,抽调兵马,何如?”

    龙且道:“我已命人将轻伤者转至城下,汉军的攻城车一时不能破我城门,待击退汉军的敢死士,再行分兵驻守。”

    项它见龙且已有安排,当即领着队伍去守卫城门。龙且心道:“灌婴......且看到底是谁能撑到最后。”

    灌婴望见城楼处忽然多了无数身穿深红皮甲的楚军,他料定是龙且的亲卫。他心道:“龙且在调集轻兵守城,那守城的楚军定然兵力不足。”

    灌婴看见已有不少持盾兵士即将攀到城楼,眼看即将得手,不想那些龙且的轻兵,竟然在城楼上刺出一排排长戈,不仅将云梯全部勾倒,更将那些汉兵一个个勾杀下去,摔成肉泥。灌婴看着眼前血肉横飞的惨状,一时惊愕不已。

    正当前锋攻城无策之时,前军之中传出军鼓之声,曹参命令弩手再次射箭。曹参此刻也意识到了定陶城坚难破,必须杀伤城上的有生力量才能打出一丝机会。

    果不其然,城楼上的楚军纷纷中箭。龙且指挥后备军及时替换城防,抵挡住了汉军的进攻。两边再次陷入了僵持之中。

    灌婴此刻击欲搏杀一把,他环视了一阵周围的兵士,此刻留在自己身边的副官,只剩下三位百将了。

    灌婴和那三人说道:“听我号令,一人携带一把火炬,给我在城下放火烧城!”

    三人大惊,不明白灌婴有何意图。但听灌婴说道:“汝等可见云梯之下的陈尸?我昨夜已命亲卫收集干草木柴,若是无法破城,就用火攻,就是烧也要烧出个缺角来!”

    此刻,亲卫队已经背负干柴等引火之物蓄势待发。灌婴一声令下,亲卫兵卒率先冲向云梯。龙且率军顶住了汉军的箭矢,突然见到楼下的汉军开始堆放柴草,龙且吼道:“副将何在!”

    “大!”从龙且身后撞来一位中箭的副将,龙且看着他,只见他肩膀中箭,受伤,浑身上下都是鲜血。他道:“反贼将要积火焚城,汝有何退敌之策?”

    副将望着楼下冒矢向前的汉军,抬头说道:“大,且让末将率领一队兵士,冲出城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龙且看着这位追随自己多年的副将,眼圈竟也一红。他看着副将手中早已缺口的佩剑,他解下身上的兵刃,将此剑与令旗一并交给他道:“有此令旗,足让相国放行。”

    副将对着龙且一拜,他接过佩剑与令旗,背对着龙且道:“城上的楚国子弟,谁愿与本将出城杀敌!”

    此言一出,顿时站出不少兵士来。这些人或伤,或残,但是战意满满,毫无退缩之心。

    副将挑选了多名士兵,和龙且说道;“大,待吾等出城,但将城门封死,决不能让放汉军一兵一卒进城!”

    龙且点点头,不再言语。副将带着敢死士,大步地下了城楼。

    项它正在调兵守城,忽然见到龙且的副将率领一队兵士而来。副将抱拳道:“大有令,命我部出城应战,但请相国开城!”

    项它见了他手中的黑旗,知道这副将要出去搏命。他道:“好兄弟,江东子弟不是孬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