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3)雾山村落 老妪哑仆

    大战(3)雾山村落 老妪哑仆 (第1/3页)

    大营之中,乌屠正在与帐中贵族急议。他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大营,这兽皮大席还未坐热,帐外就立刻有兵卒急报,汉军骑兵追击,已至营门之外!

    乌屠听到汉军又来,一时受不了战败之耻辱。一脚踢翻木案,就要提剑杀出去与汉军拼个你死我活。

    左右见骨都侯要单身出营,连忙劝阻道:“都侯,汉军已经杀到。现在不及调集兵马,都侯还是快!”

    眼看汉军就要杀进营门,乌屠稽善在一群部将的掩护之下,只带着几名亲卫,从小道抄脱,回奔冒顿去了。

    汉骑在营门外率先急射,这营内的匈奴兵马还未来得及调动应战,汉军早已突入大营。李必下令图灭此部,号令一出,汉军更是逢人便杀,见畜就砍。一时间大营之内的匈奴人全做了待宰羔羊,被杀伤无数。

    还在殿后的嬴栎一部,此刻正与从外的匈奴巡骑交战。这支巡骑人数不多,几乎与车骑相当。在平原之上作战,嬴栎早已布下车阵。百余车骑分五乘一组,相互接应,互为表里。而对面由于缺少统一调度,被嬴栎的车兵一冲,阵型瞬间就被冲散。其后更有李必分兵,亲自率领骑士从营内反杀出来。

    两部军马前后夹击,将大营一带的匈奴军打得大溃。经过此役之后,盘踞在桑野的乌屠一部,彻底被北地军屠灭。桑野遂复。

    嬴栎入到营中,看见一地的老弱妇孺的尸骸,心下恻然。他命李必将这些老弱妇孺的遗骸妥善安葬。剩下的牛羊军马,武器粮草,尽数运回肤施。

    汉军屠灭桑野部落之后,带着战利品和捕获的匈奴奴隶,一把火焚烧了此处的毡帐营幕,返回了县城。

    回城之后,嬴栎将所得的战利品包括牛羊与粮草悉数分发给城中百姓与部下。接下来所要去做的,便是抚须死者,奖赏有功之士。尽早安定民心,让百姓回归生产。

    是夜,将军府摆下微薄的庆功宴,战事刚刚结束,城中尚在恢复。嬴栎也不愿怠慢了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左右将领。虽然宴席之上并无山珍海味,但是一鼎苦菜,一碟酱汁,一碗杂菽,已经是将军府能款待众将领的最好的宴食了。酒水虽然微薄,但是意义却十分重大。李必、王廉等想起连番恶战,以及那些捐躯的守城将士。众人无不感慨万千。

    酒过三巡,嬴栎和诸将说道:“此战虽胜,然匈奴筋骨并未损伤。贼首乌屠稽善率残军败退,已撤回雁门郡。云代两郡,相互接壤。其中,雁门一带仍被匈奴单于冒顿所控制。冒顿将匈奴各部统分三部,分为中、左、右三部。匈奴军马侵略河南之地,又入燕代。而将来我等所要面对的,将会是匈奴单于所亲领的中路大军。”

    嬴栎稍待,继:“桑野收复,本尉已遣使者传书废丘,上报大将军。下一步,本尉欲招抚流民,开垦荒地,营建桑野、肤施二城。诸位可有异议?”

    吕马童道:“都尉的安边之策,我等并无异议。只是修筑新城一事,还需禀报汉王才是。”

    李必等人一听,心中无不鄙夷吕马童。

    嬴栎淡淡一笑,说道:“汉王率军东出睢阳,与我北境相隔万里,人马来回,也不知等到何年何月。再者,若是汉王不允,岂不是又白白耽搁了时日。当下,匈奴势盛,汉军只可固守,不能进攻。乌屠北遁,对于冒顿而言,不过是一时之败。他日胡人必图南下,我等在外为将,须有应对之策也。常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边防戍守,且让本尉主持。”

    吕马童哑口无言,讪讪说道:“全凭都尉吩咐。”

    嬴栎道:“此事从长计议,今日本是凯旋之宴......”嬴栎举起陶碗,说道:“本尉与诸公共饮这碗关中老酒,一醉方休.......”

    众将暂时忘却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回忆。粗酿的米酒虽然苦涩,但在如此之地,人的烈酒却宛若琼浆玉液一般,待到宴席散去,众人无不酩酊大醉,蹒跚而归。

    第二日醒来,嬴栎仍旧感到浑身乏力绵软。秦酒促烈,后劲十足。他带着一身酒气慢慢步出府门,望见头顶之明日,却已是日上三竿。他拍拍自己的脑袋,努力让自己变得清醒。

    门口的侍卫见到嬴栎摇摇晃晃地迈出府门,赶忙上去搀扶。嬴栎看了看卫士,说道:“城中可有事发生?”

    卫士道:“回都尉,各部官员正在处置抚恤之事。”

    嬴栎听罢,转身回到内室,他清了清神思,这才振作了精神。嬴栎看到放在案头的地图,想起招募旧秦将士一事。

    昔日在山阴之时,曾与襄武君嬴箦谈起这支兵马。嬴箦曾道:“当年与他一同戍守上郡的秦兵子弟,大部分都没有返回关中。而是与大军一起留在了边塞。男子成家,繁衍生息。家眷子女所在之处,便是秦王村。”

    嬴栎按照襄武言,寻了卫士问起秦王村的位置。

    可是一问之下,左右均不知秦王村所在何处。

    嬴栎命人召集王廉、武定国前来商议。

    武定国道:“秦王村?属下倒也不知位于何处。”

    嬴栎问道:“武校尉乃是上郡人士,按理不会不知.......那是否会是山中村落?远离于县乡之外?”

    定国细细思索了一番,说道:“都尉,属下知道有一村落。”

    “何处?”

    武定国看着地图说道:“出县城往东南方向,有一座怪山,常年起雾。百里的土人谓之曰:雾山。传闻雾山之中有一村落,村民行事诡异,自给自足。不与外界来往。”

    王廉问道:“城中可有人前去探查?”

    定国道:“雾山一带时常有胡人哨骑出没,加之这村庄距离县城遥远,这几年来并无乡民前去。”他问道:“两位可是要去雾山?末将斗胆,不知都尉欲做何事?”

    王廉问:“校尉,可曾听说始皇帝时襄武君嬴箦所统御的私兵?”

    定国道:“襄武君?确有此事。末将曾听闻,始皇帝曾赐襄武君咸阳虎符,统御一部兵马,驻守上郡,协助内史蒙恬戍边。但是后来二世皇帝昏庸,朝政腐败。襄武君多年前愤而辞官,这支队伍也不知所踪了。”

    王廉道:“都尉有咸阳虎符,我二人便是要寻找到这支戍边的秦军。”

    嬴栎道:“兴许该地,就是当年故秦军马驻守之处。也许有什么原因,不让外人进出,才与世隔绝的。”

    王廉:“都尉,末将以为还需尽早启程寻访才是。”

    嬴栎点点头,他和武定国言道:“就暂且让李必留守肤施。处置本县政务。吾与叔冽启程前往雾山,一探究竟。”

    少顷,他召见李必。让武定国陆涉等人协同处理县府事务。

    安排完毕之后,嬴栎和王廉出了县城,顺着地图指引,往东南方向行进。

    走了一日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