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捡漏

    079 捡漏 (第2/3页)

得罪别人保自己呢?这不免又让单纯的小壮感激了,“逸夫,达标肯定成,别想那些丧气事儿。”

    “成不成的,还是得看这几位啊。”张逸夫的目光已经转向了赵红旗他们。

    此时这三位,早没了聊闲话的心思,沟都已经挖好,已经开始切割原来的接地部分。算算时间不过一个小时,干活已经算是很利索了。

    不过挖土什么的,终究谁都能干,真正显手艺的,还是“割”与“焊”,割得准不准,焊的角度正不正,活儿干得是否干净漂亮,权看这一下子。

    在这方面,张逸夫的眼光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牛小壮和段有为来把关。但他本人也不会放弃这种学习的机会,这便跟牛小壮一起边监工边聊天。

    整个过程由于噪音与铁屑土尘太多,向晓菲早已躲在远处,只有不怕脏不怕累的两位好青年跟三位工人混在一处。

    这三位工人,也算是各有分工,配合默契远超了张逸夫的想象。

    范洪彪主力工,切割、搬运这类事,他都直接上手。

    赵红旗主技工,焊接、测量由他做。

    至于孙山盛则主要是指导与补充,这二人有拿不准的的地方,老孙都会立刻上手指点,有他们实在不明白的地方,老孙则自己上手做,他们看两次自然也就会了。

    一个村的,又都是亲戚,自然不会藏着手艺,他们村人整年四处揽活,电厂项目一干就是几年,这么一个小群体不断磨练交流技术,而非敝帚自珍,多年磨练下来,当真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工队!

    只可惜,时代使然,现在他们不得不不远万里跑到冀北来找活儿。

    张逸夫深以为,自己这是捡了个大漏。

    就现在的局势而言,各省电力局都有自己的电建公司,工人都是被他们攥在手里的,想从他们手里撬人?做梦。像赵红旗他们村的这种情况,实属罕见,怕是头十年二十年东北工程实在太多,电建真的是应付不过来了,才不得不从民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