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 又是一夜春风来

    759 又是一夜春风来 (第2/3页)

地用的大型施工设备器材则是找市里帮忙租赁的。这就是一条普通的公路,道路各方面要求都很大众,又不牵扯到铺设管道等等。冀北市的设备也足以满足,不用搞管道槽走水走线,轻松许多。

    当地监理点头后,很快进入基层施工,初期工作就是挖槽。建筑要有地基,路也要有路基,只是标准要求上不同罢了。

    基层施工过程还算顺利,半个多月后进入了灰土换填。基层压实的阶段。说白了就是在路面下人为制造出承压能力强的稳定层,避免车一压陷进去之类的囧事。这个过程也是体力活,需要把水泥或者石灰的混合料摊铺整形,然后就是碾压、压,用十几吨的压路机一次次地压,几个来回验收后,这一层就算完了。不同的道路级别需要搞不同的层数。

    清晨,赵红旗带队,从临时住宿工棚奔赴施工路段。

    现在跟他混的,已经不止是本村人了,他的威名在老家全县范围内已经传开。带富了整整一个村之后。邻村、乡里县里的人也开始投靠他,可说白了,他也就是一个打工的,还是要问老板的意见。

    恒电明显不是一家土建工程公司,之前吸纳红旗村人,主要是因为他们丰富的电厂建设经验,慕名而来的大工小工自然不可能全盘接收,不过临时找他们干活却未尝不可。

    于是在赵红旗跟着孙博在滇南混的阶段,几十上百个东北工人,在全中国走了一个大斜角,奔赴滇南求个营生。滇南本身坝、路、桥等工程就较多,博哥浑水摸鱼从中能捞到一些,因此这批人即便手上没什么高深的技术,也可当个小工,干个体力活,假以时日,一部分人也自然而然地积累经验进步,修个大坝不敢说,修这么一条路是没问题了。

    几十个人如今摸着黑,看着半边微亮的天,虽然累,却也满足。出来干一个月的钱,顶上家里憋一年了,更关键的是,有红旗照应着,这边从不拖欠工钱,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他们死心塌地了。

    “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