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比丘请经

    第三百七十六章,比丘请经 (第1/3页)

有一次佛游行在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园中,佛和大比丘众在一起坐夏。

    一天尊者大目犍连告诉比丘众说,诸圣贤,如果有比丘请求诸比丘说,诸尊者,对我说话,教导我,呵责我,不要为难我。

    大目犍连说,为什么会这样呢,诸圣贤,或者是有人他有戾语,他成就了自己的戾语。

    因为他成就了自己的戾语,令诸梵行人不和他说话,也不教导他,不呵责他而为难他。

    什么是戾语的法,大目犍连说,如果有人成就了自己戾语的法,或者此人有恶欲,有恶的念欲,如果有人有恶欲,有恶的念欲,是他自己成就了戾语的法,这样的人染于,行染于戾语的法,他们的心住在欺诳、谀谄、悭贪、嫉妒中,他们没有惭愧,心有嗔恚有恶意。

    有嗔恚的语言,他们呵责比丘的呵责,呵责比丘轻慢,呵责比丘发露,他们更加会在后面说他人的外事情,他们不语、嗔恚、憎嫉很炽盛,他们交恶朋友,有恶伴侣,他们的心中无恩,也不知道恩。

    大目犍连说,如果有人成就这样的法,就是诸戾语的法,如果有人成就这样的法,诸梵行人不会和他们语言,不教导他们,不呵责他们以难他们。

    大目犍连说,诸比丘,你们应该自己去思量自己的行为。大目犍连说,如果有人有恶欲,有恶的念欲,这样的人我不会爱他。

    如果我有恶欲,有恶的念欲,别人也不会爱我,如果比丘可以这样观察自己的心行,即不会行恶欲,行恶念欲。

    你们应该这样去学习。这样染于法染于行。如果有人的心中有不语的结住着,他们行欺诳、谀谄、悭吝、贪婪、嫉妒,他们没有惭愧,嗔恚,心有恶意。

    他们交恶朋友,有恶伴侣,他们无恩,不知道恩,这样的人,我不会爱他,如果我这样,别人也不会爱我。

    大目犍连说,比丘应该这样观察自己的心行,这样不行于无恩,知恩。

    你们应该这样的去学习。大目犍连说,诸圣贤,如果比丘没有请求其他比丘说,诸尊,请和我说话,教导我,呵责我,不要难为我,为什么呢,是因为此人有善语,他成就了善语的法。

    诸梵行人欢喜和他言语,欢喜教导他,呵责他的过处,不会难为于他。

    什么是善语的法呢。是有人没有恶欲,没有有恶念欲,如果有人没有恶欲,没有恶念欲,这就是善语的法,行善语法的人不会在不语的法中住,他们不欺诳、不谀谄、不悭吝、不贪婪、不嫉妒,他们有惭有愧,没有嗔恚没有恶意。

    他们不会去说嗔恚的言语,不会呵责比丘,不呵责不轻慢比丘、不呵责发露的比丘,他们更不会在外面说他人的事情,他们不交恶朋友,没有恶伴侣,不会不语,不会嗔恚憎嫉,他们有恩,知道恩。

    如果有人成就这样善语的法,诸梵行人欢喜和他们说话,也会善教导他们,善呵责他们,不会为难他们。

    你们应该这样如法去行。大目犍连说,诸圣贤,如果有人没有恶欲,没有恶念欲,我会爱这样的人。

    如果我没有恶欲,没有恶念欲,别人也会爱我。大目犍连说,你们要如此的去观察自己的心行。

    如果我不在不语的法中住,我不欺诳,不谀谄,不悭吝,贪婪,不嫉妒,有惭愧,没有嗔恚没有恶的意。

    。。。不交恶朋友,没有恶伴侣,知道恩,这样别人就会爱我,如果别人这样,我也会爱别人。

    大目犍连说,诸圣贤,你们应该如此去学习。尊者大目犍连说,如果你们可以这样观察法,你们一定会得到很多的饶益,这样你们即会分别,我是有恶欲,恶念欲,还是没有恶欲,没有恶念欲。

    如果你们可以这样观察自己,当你们自己有恶欲、恶念欲的时候,你们就不会快乐欢悦,心里会想着去断自己的这些恶欲,恶念欲。

    如果你们观察到自己没有恶欲,没有恶念欲,你们就会欢喜愉悦,知道自己很清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