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修善戒

    第一百五十三章,修善戒 (第1/3页)

佛说,善男子,众生得到人身,多绕财富,得到自在。先应该供养父母、师长、和尚、厚德人,受持于法,供养从远道来的众生,供养要出远门的人,供养病人。

    众生在作供养的时候言语要柔软,要有惭愧心。不要只是偏信偏恭敬一个有德的人,看见有德的圣贤持戒多闻之人,众生如果能够以舍宅、饮食、卧具、衣服、病药等供养他。

    众生应该深信僧人中有很多有功德的人,修行向道的人、得到须陀洹果的人、乃至能够修行向阿罗汉的人、得到阿罗汉果的人、修行金刚三昧的人、修行电光三昧的人。

    众生这样观想以后,能够常常布施供养他们,如果众生可以这样布施,就可以得到无量的福。

    佛说,所以我在鹿子经中说,我告诉鹿子母说,虽然你请佛,以及请五百阿罗汉,还是不能得到名请僧的福。

    佛说,如果众生能够在僧中布施一个好像是极恶比丘的人,他也可以得到无量的福。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比丘,虽然是恶人,他也能够无戒多闻,他虽然不修行善法,但是他也能够演说三种菩提,有因有果,也不诽谤佛法僧宝,他也能够执持如来无上胜幡,正见无谬。

    佛说,如果众生能够供养僧,则就是供养了佛和僧二宝。如果众生可以看见佛法功德微妙,即是具足皈依三宝。

    佛说,如果众生布施的时候不求果报,就是皈依了无上菩提,就是具足成就檀波罗蜜和修行菩提道。

    众生就能够得到未来无量的功德,能够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佛说,众生如果能够修行慈悲,为了破他人的苦,自己可以舍自己的快乐,就是没有得到菩提,他们的心也没有后悔和忧虑。

    虽然众生听闻菩提久远难以得到,但是他们内心求菩提之心没有退转。

    他们可以为了众生在无量世受苦恼,也没有疲劳厌倦,他们乐意如法而行,不求世间的快乐。

    他们乐意处寂静中,出家修行于道。如果他们没有出家,虽然他们在家居住,也如同解脱之人不会去作众恶。

    佛说,这样的众生他们可以得到三种戒,1,戒的戒,2,定戒,3,无漏戒。

    佛说,善男子,菩萨有二种,1,在家,2,出家,佛说,出家菩萨能够如法修行不是很难,在家菩萨能够如法而行很难,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