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妄语

    第一百五十八章,妄语 (第2/3页)

,虽然箭也是念念在灭,因为身业的微尘力量,箭可以到前一念不到的地方。

    佛说,众生作罪和无作罪也是这样,比如舞者独乐,虽然念念在灭,因为身业微尘的力量舞者而能够转动。

    众生作罪和无作罪也是这样。比如旋转的火轮,虽然念念在灭,因为身业微尘的力量,火能够成就火轮圆圈,佛说,因为众生初发心的时候心不一样,作业的时候方便也不一样,作业的时候心也不一样,说妄语的时候心也不一样,这些众因缘和合所以得名作。

    因为众生作罪的因缘生出无作的罪。如果众生作业的时候,有各种威仪,种种不一样的心,使得业不坏,所以名无作罪。

    佛说,如果众生得到了无作的罪,他的心虽然是在善、不善、无记,他所的的业就没有漏失,所以名无作罪。

    如果众生身作善,口不作善,应该知道这个人得到的是杂的果报。如果众生身作善业,有有作无作的善,但是他的口作不善的业,只有有作的罪业,没有无作的罪业,应该知道这个人只是有得到善的果报。

    不会得到恶的果报。佛说,所以经中说七种业有‘作和无作’。就像有人重病,需要众药和合治疗,如果少了一个药则不能治疗,为什么呢,因为他重病故。

    佛说,一切众生也是这样,具有很多恶,需要众药和合治疗,如果众生只有少戒则不能治疗。

    佛说,善男子,众生作罪因为二种事情,1,是众生持了恶戒,2,是众生没有受善戒。

    佛说,受持恶戒的众生,虽然他只是杀了一头羊,或者他没有杀,他都得到了杀的罪,为什么呢,因为他先发了恶的誓言。

    佛说,没有善戒的众生,虽然他杀了千头羊,他只是在杀的时候得到杀的罪,在没有杀的时候,就没有杀罪。

    为什么呢,因为他先没有发恶誓言。佛说,所以一切善和不善法心是根本,因为这个根本,诸比丘犯罪有二种,1,身犯,2,口犯。

    没有心犯。佛说,这样的戒,或者有时不具足,或者有时具足,那么众生就得不到这个戒。

    譬如取火,要有太阳,有干草然后才能得到火。如果少一法则不能得到火。

    佛说,戒的法也是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