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猕猴池讲法一

    第二百五十八章,猕猴池讲法一 (第1/3页)

那时候,佛对梵志说,梵志,那时我在猕猴池法堂上,有一个尼乾子,他的字是伽罗楼,他在自己的地方被大众所恭敬,他的名字远闻,他有很多知识在供养他。

    那时候善宿比丘著衣持钵入毗舍利城乞食,他渐渐转到尼乾子的地方。

    善宿以深法意问尼乾子,但是尼乾子不能回答,于是尼乾子便心生嗔恚。

    善宿自己在想,我触饶了这个人,我将在长夜中会有苦恼的果报。佛对梵志说,梵志,你要知道,那时善宿比丘乞食以后,他执持衣钵来到我这里,他对我行头面礼足的礼,然后他坐在一边。

    善宿没有把事情告诉我,我对他说,愚人,你怎么能够自称是释子。佛对梵志说,那时善宿对我说,世尊,为什么称我是愚人,为什么我不应该自称是释子。

    佛对善宿说,愚人,你是不是到尼乾子的地方去问他深法,而他不能回答于你,于是他便心生嗔恚,你那时自己在想,我今天触扰了这个人,我将在长夜受苦恼的果报,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念想。

    善宿问佛说,他是阿罗汉,为什么他还会有嗔恚心呢。佛对梵志说,我对善宿说,愚人,阿罗汉怎么会有嗔恚心,我说的阿罗汉不会有嗔恚心,你今天自己说他是阿罗汉,他只是现有七种苦行,他在长夜中种植。

    什么是他的七种苦行,一,尽形寿不著衣裳。二,尽形寿不饮酒食肉,不食饭。

    三,尽形寿不犯梵行。四,尽形寿不离开毗舍离的四个塔,东名忧园塔、南名象塔、西名多子塔,北名七聚塔。

    尽形寿不离开这四塔是四种苦行。但是他后来会犯这七种苦行,他会在毗舍离城外命终。

    就像野干患疥癩衰病,他会死在丘塚间,那个尼乾子也是这样,他自己禁止的法,后来他自己都犯了,他自己本来的誓言,尽形寿不著衣,后来著衣。

    他自己誓言,尽形寿不饮酒食肉,不食饭,后来尽食用。他本来自己誓言,不犯梵行,后来他都犯了。

    他自己誓言不越四塔,今天他尽远离自己的誓言不再亲近自己的誓言。

    这个人自己违背自己的七种誓言,他出毗舍离城,最后他在塚间命终。

    (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