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乌鸟的比喻,

    第三百五十七章,乌鸟的比喻, (第1/3页)

那时候佛游行在王舍城,佛在竹林的迦蘭哆园。世尊告诉比丘说,昔日有一个转轮圣王,他想试试自己珠宝的时候,转轮圣王积集他的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集好四种军以后,在黑夜他们竖立起高幢,把宝珠安置在高幢的顶上。

    转轮圣王和他的四军出了园观,宝珠的光明照耀着他的四种军,光明可以找方圆半由延。

    那时候有一个梵志想,我要见见转轮圣王和他的四种军,看看转轮圣王的琉璃宝珠,梵志又想,我先到树林间去,于是梵志到了林中,他到一颗树下坐了下来。

    梵志坐下来不久,有一只獭兽来到梵志前,梵志看见后问,善来,獭兽,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你为什么去。

    獭兽说,梵志,这里本来有泉池,池水清净盈满,池中有多花藕,鱼龟满池中。

    这里是我过去住的地方,现在这里的池水枯干了,我想离开这里入大河,我现在就要离开这里,我害怕于人。

    獭兽和梵志说完以后,他离开梵志而去。梵志坐在树下。过了一会,有一究暮鸟飞了过来,梵志看见以后问,善来,究暮鸟,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去。

    究暮鸟说,梵志,这里本来有池,池水清净盈满,池中多花藕,鱼龟满池中,这里是我昔日依靠的地方,今天这里的池水已经枯干。

    梵志,我现在要离开这里,我将依靠死牛聚集的地方栖宿,我今天就想离开这里,我最害怕有人的地方。

    究暮鸟说完以后离开了梵志。等一会,又有一个鹫鸟来到梵志前,梵志看见以后问,善来,鹫鸟,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鹫鸟说,梵志,我从大墓中来,再到大墓中去,我杀害而来,我吃死象的肉,吃死马、死牛、死人的肉,我现在要走了,我只是害怕于人。

    说完,鹫鸟舍离梵志飞走了。过了一会,有一个食吐鸟飞了过来,梵志看见以后问,善来,食吐鸟,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鸟说,梵志,你看见鹫鸟去哪里了吗,我吃它吐的食物,我现在要走了,我最害怕人了。

    过了一会,树林中来了一个犲兽,梵志看见以后问,善来,犲兽,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犲兽说,梵志,我从深涧来,也到深涧去,从僻静的地方来,到僻静的地方去,我吃死象、死马、死牛、死人的肉,我现在要走了,我最害怕人。

    说完,它离开梵志走了。过了一会,有一个乌鸟飞了过来,梵志看见以后问,善来,乌鸟,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乌鸟说,梵志,你好痴狂,你为什么要问我,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乌鸟呵责了梵志以后,它飞走了。

    又过了一会,有一个猩猩来到这里,梵志看见后问,善来,猩猩,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猩猩说,梵志,我从园中来,要到园中去。我从亲中来,再到亲中去,从林中来,到林中去,我饮用清净的泉水,吃树上好吃的果子,我现在要走了,我不害怕人。

    说完离开梵志猩猩走了。。。。。佛告诉比丘说,比丘,我和你们说这个比喻,我想令你们理解这里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獭兽和梵志共议论以后,离开了梵志,我说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呢。我是要告诉你们说,如果有比丘依靠村落而行,比丘早上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如果比丘不能护持自己的身,不能守护自己的根,不能立自己的正念。

    比丘有所说法,或者是佛所说,或者是声闻所说,比丘因此得到一份饮食、床褥、汤药等等生活用具,自己得到了利益,但是他染著于触,看不见自己的灾患,他不能舍离,他随意而用,这样的比丘在行恶戒,他成就的是恶法,他在其边生出弊腐败的法,不是梵行称梵行,不是沙门称沙门,就像梵志看见獭兽以后问,善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