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我要做老大

    第一百七十六章 我要做老大 (第2/3页)

片人烙印。

    叶惟不可能喜欢这一点,他要自始至终做老大,然而他又明白,拍电影是一种协同创作,不能因为担心被人分走权力,就找些无能之辈合作,那样得不到好的意见,对作品而言毫无益处。

    电影制作中的权力关系,实在是一个复杂的东西。

    没有当场作出决定,当晚叶惟打给了在加拿大拍着《断背山》的李安讨点建议。

    “你知道我和沙姆斯为什么会合作这么多年吗?”

    听到李安意味深长的反问,叶惟一怔,因为你们是柜子里的伙伴?事实证明他想歪了,李安自答道:“我讨厌不雇用上次合作的人。之前说怎么怎么感激他们,要拍新片了,却不再用他们,这可能是我最讨厌的事。”

    一言惊醒梦中人!真正的尤达大师!叶惟一下有了很多新的感触和想法,“安,谢谢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为李安很忙,聊了几句就要拜拜,但叶惟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问道:“等等,我听说你当年几乎和朱莉娅-罗伯茨合作过?”

    这是前两天一次电话通话听艾玛说的,她感到很有趣,说“我们的合作像一个‘终于’。”

    “哦是的,那是在我从nyu毕业后待业那六年里,当时我做着一部血腥惊悚片,200万预算,请到朱莉娅-罗伯茨来演,都几乎开始启动前期制作了,制片商和发行商突然谈不妥,还是没拍成。后来她那个档期去演了《风月俏佳人》,两年后我才拍了《推手》。”

    是真的啊!叶惟也大感有趣,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好玩,想想如果当年那部影片拍成了会怎么样?

    首先,虽然一众知名女演员都因为《风月俏佳人》的女主角“薇薇安”是个妓-女而拒绝出演,那时还是个小角色的朱莉娅-罗伯茨一样不会是“薇薇安”,她会是李安的长片处女作的女主角,另一个女演员演了“薇薇安”,因此红极一时。

    然后,李安拍血腥惊悚片!他真的想象不到会是什么样,世界错失了一个恐怖大师?上帝都看不过眼而出手纠正的错误?

    那部影片也许会让李安和罗伯茨大获成功,也许不会。但他们怎么都还是闯出了一番事业。

    坏消息是,那天罗伯茨并没有谈起这个缘分,显然她对加盟一事没多少兴趣;好消息是,罗伯茨不排斥和华人导演合作,当年李安只是个30多岁没证明过自己的明星学生而已,她却敢在自己的事业关键期(刚因为《钢木兰花》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有了些名气)选择相信李安,眼光好、会信任有才华的任何人。

    不过那是22岁的罗伯茨,所以叶惟也不问李安要点跟罗伯茨打交道的经验了,没用,那时候和现在的罗伯茨是两个人。

    “安,如果你和罗伯茨有什么联系,麻烦多多称赞我几句。”

    “呵呵,我们没有联系。”

    “呃ok,没什么了,谢谢。”

    ……

    第二天,叶惟给了耶克萨和伯杰“no”的答复,理由是对《阳光小美女》的定位不一致,而且已经决定好搭档人选了。

    没有告诉他们,彼得-赫勒(peter-heller)!

    没错,作为一个独立制片人,行业地位、能力和经验等各方面,彼得-赫勒都远不是两个老家伙的层次,还几乎被《乔丹传人》害死,但他不是废物。在《婚期将至》重制版的制片过程中,他展现了过硬的能力和勤恳的态度,否则也不会做过一部3000万成本影片的第二制片人。

    而且他们有过一次愉快的合作了,叶惟的意图、想要的东西,赫勒总是能忠实和有效率地做好,这是他对第二制片人最看重的能力。

    只有一个赫勒还不够,还需要一个可以说些有用的制片建议的人,制片团队也需要更多的人手。

    所以叶惟同时确定了第三制片人的人选,经由沙姆斯推荐的,马克-福利尼奥(mark-foligno)!

    福利尼奥是个三十出头的英国制片人,行业里的新人,只做过一部小成本惊悚片《悬疑对战》的策划制片人,那影片直接推向影碟市场后,评价不高,imdb上只有6分。

    但叶惟跟他一番交流后,发现他其实很有想法,他的才华正好可以弥补赫勒的缺点,赫勒的执行能力也能弥补他的稚嫩。

    而且因为福利尼奥在电影业只是个“没有资历的英国佬”,权力上没有问题。

    创作冲突是没有对错可言的,这就像把一群超级英雄放到一起,现在要对付一个坏蛋,他们肯定会有不同的方法,蝙蝠侠想这样,钢铁侠想那样,再加个超人进来,能吵得打起来把地球打穿。

    不同于军队、警局、法院等那些有着清晰的等级制度的机构,电影业的等级和秩序很容易混乱,大牌演员敢对导演说“这里我觉得就这么演才对,你要么接受,要么我不演了”,导演能怎么的?到了后期剪辑,制片人说“你这样剪不行,我们要商业!”导演又能怎么的?

    制片过程中,监制对制片人说“你们这么拍多半要亏钱,少亏点吧,拍摄日期减10天!”,制片人能怎么的?制片人再跟导演说了,导演气个半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