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只有导演是正确...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只有导演是正确... (第2/3页)

在筹备期做好的,为此主演们需要配合道具组的拍照工作,几乎全是奥利弗,她之前的选美比赛初选的、她似乎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戴着奖花的……每张照片都见不到其他家人,只有一张古怪的宝丽来合影照,除了奥利弗在笑,爸爸、妈妈、哥哥都没什么表情,没有爷爷。

    这是个在叶惟的意图下,美术团队精心设计的布景,以道具语言透露了很多重要信息,显示出了这个家庭的状态

    奥利弗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人,每个人都爱护着她,也以她的成就视为骄傲,同时他们没有任何值得贴上去的成功,他们的生活很失败,没有家人在旁的成功也非真正成功。而且这一家其实处于破裂离散的边缘,奥利弗是维系着他们的钮带。

    不是正常照片,而是宝丽来照片,见不到的爷爷也许是拍照的人,也许不知道哪里鬼混去了,预示着他会在故事里离去,也表明着这一家连去拍张像样的全家福的时间和心思都没有,理查德满脑子想的是成为成功人士,其他成员也好不了哪去。

    尽管在叶惟绘制的分镜剧本里,冰箱上层的细节会出现在理查德和谢丽尔对话镜头的近景中,有着足够多的停留时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细节不被普通观众所注意和鉴赏,只有像影评人、影迷、同行这些积极观众才会稀罕道具设置。

    然而这就是艺术创作,如果没有这些细节,那它和商业片有什么区别?叶惟执导还是迈克尔-贝、迈克尔-安格拉诺执导,又有什么区别?不同的导演有什么不同的魅力?

    漫长的筹备期并不是只有浪费时间的会议,冲击颁奖季的预期也不是只靠嘴巴说说,这处布景只是冰山一角。

    大人物们会信任叶惟,正是因为他在前筹期的表现实在优秀。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由唐纳德-伯特、亚当克豪森、希瑟-莱夫勒、托尼-波纳文图拉带领的艺术团队,也真是交出了让人满意的功课。

    “越轴?”

    “呃。”

    此时的厨房场景里,挤满了剧组人员,叶惟正给摄制组指示了下个镜头的机位要摆在哪里。

    只是他的手指刚刚一指,毛瑞尔就感到有点不对劲,哪里不对呢?就在两位摄影助理要移动摄影机之际,场记琳恩向叶惟轻声地提醒。琳恩是个有着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场记,专业能力十分过硬,她说越轴,基本就是越轴了。

    众人闻言一怔,闲杂人等当没有听到地继续忙,毛瑞尔一听就想通了,这个机位的确跟之前的镜头出现越轴。

    看看面无表情的叶惟,演这场戏的汉克斯和罗伯茨都轻微的皱了皱眉头,那边的第二制片人彼得-赫勒,艺术指导唐纳德-伯特等人都有忧虑在心头闪过,越轴是个常见的错误,却也是个低级错误。

    每个片场几乎每天都会有关于越轴的争论,很多时候各方吵闹得面红耳赤,甚至要到剪辑时才能分出胜负。

    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毛瑞尔最清楚,VIY极少犯越轴的错误,更不要说这才刚刚开拍,神清气爽的上午还没过去呢,就犯了。

    难道他的伤势还是影响了他的头脑吗?

    这是众人担忧的情况,因为这位神童现在本来应该是要躺在医院病床上的,而不是片场。

    第一次和VIY合作的人们,还难免会有那么一点点感觉,毕竟只是17岁的导演,比别人多犯越轴错误也属正常…

    不管正常不正常,有一个已被证明的事实,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一个导演在片场犯的错误越多,那他在这个剧组的威望就越低,团队的力量就越小,所有人会感觉“完了,他是个只会打败仗的将军”。

    尤其对于一个青少年导演,形象崩塌、失去大家信任的速度可以很快。一开拍就犯错,这可不是什么好开端。

    不过身为场记,指出导演的错误是琳恩的职责之一。

    为什么导演们都很紧张、很焦虑,甚至会痛苦到有“我撑不住了”、“我要离开这里,越远越好”的想法,因为导演是不能犯错的。

    “哈哈”叶惟懂得这一点,非常懂,就在琳恩的话音落下还没有两秒,就条件反射般哈哈笑:“不是的,这跟越轴无关。”操,越轴了……真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别再犯了

    “哦?”众人闻言疑惑,那就是?

    “这个镜头我就是想要这个机位,接着还要再多拍几个刚想到的新镜头,用哪个到剪辑室的时候再决定。”

    叶惟一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