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拿什么跟那个老太婆斗

    第二百八十一章 拿什么跟那个老太婆斗 (第2/3页)

对现在的Lms来说,一个奥斯卡级别的剪辑师是基本要求。

    不用他苦恼怎么邀请,有他们的人脉关系,这不是问题。

    但叶惟试图说服他们让他起用海因斯,一来,他想继续用老伙计,二来,大牌剪辑师意味着权威,也意味着制约。

    “海因斯已经不适合这个项目了。”高兹曼的话认真而无情,“她当剪辑师,没有人会高兴。惟格,大家都有着很大的期望。”

    如果影片失败了,或只有一般成功,大家会说当初为什么不找一个大牌剪辑师?

    就算很成功,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当初找的是大牌剪辑师,会不会更成功?

    叶现自己做不了什么,数字变胶片的分歧还有一方阵营支持他,这次没有,所有大小人物都要大牌剪辑师,他无法抗衡。心里十分难受,却只能告诉海因斯:“计划有变了,上头要指派大牌剪辑师给我,我不能改变,对不起。苏珊,下次再合作。”

    不能说海因斯没有大失所望,她却也看得开,“没什么,这行业就是这样,我可以找别的工作,我们下回再合作。”她又鼓励他好好剪,跟大牌剪辑师共事有利有弊,能学到很多,但要注意坚持自己的想法。

    “电影始终是导演的。”她说。

    叶惟重重地点头,才不要让Lms成为某剪辑师的作品,不管大牌小牌。

    剪辑师还是要重新定下来的。迈克尔-卡恩?斯皮尔伯格的御用剪辑师,有着3个奥斯卡奖以及3次提名。没有,他是属于《慕尼黑惨案》的,这片子年底12月23日就要上映,可是才刚刚开拍,比Lms还要紧张。

    叶惟对卡恩还有点阴影,犹记得卡恩和斯皮尔伯格怎么用传统的线性剪辑去剪《幸福终点站》,他还搞坏了一台kem……

    看看高兹曼他们推荐的可选择联系剪辑师名单,他不情不愿都很是惊讶,太多顶级人物了,彼得罗-斯卡利亚(2个奥斯卡及2次提名)、乔-哈辛(2个奥斯卡及2次提名)……甚至包括戴迪-艾伦!

    现年79岁的戴迪-艾伦虽然只有3次奥斯卡提名而没有获奖,她却是最大牌的,鼻祖级的先锋派剪辑师,公路片鼻祖之一的《邦妮和克莱德》就是她剪的,近年退休玩票的她也剪了《奇迹小子》(奥斯卡提名),2oo1年剪完《迫在眉睫》就到现在了。

    戴迪-艾伦对加盟Lms有兴趣,不得不说还真是给面子,但叶惟没要这面子,她在新好莱坞初中期年代非常辉煌,在21世纪却已经老了,不能为电影注入多少的活力。

    是的,他是非常敬仰她,但人终究会老,而Lms不是老式公路片,是一个活力、荒诞、疯狂的故事。老人家不适合。

    之后最终的最终,谈好下来的是威廉-戈登伯格,快46岁,2次奥斯卡提名,1999年的《惊爆内幕》和2oo3年的《奔腾年代》。他是个多面手,快节奏、慢节奏都行,最擅长惊悚动作片,喜剧剧情片也行,正剧方面一部《奔腾年代》足以说明实力,商业片去年底的《国家宝藏》也表现优异。

    而且……在这些人之中,他算是最小牌的了。试想如果请来了戴迪-艾伦,叶惟觉得自己不是傀儡也差不多了,剪辑是一定会出现分歧的,很多时候不可调和,到时怎么办,他拿什么跟那个老太婆斗?

    别看他现在有些成绩,成了双面天才,这不代表他就有终剪权。那玩意就像梦露的裙子,你以为要看到了,其实仍然被人按着。他必须要为可能的冲突做准备,不想最后署名艾伦-史密西的话。

    从多伦多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