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多好的人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多好的人 (第2/3页)

   “太多的宗教情感”不能是评它烂片的原因,因为这是贝瑟尼故事的原样,这是真实。但不是我自夸,宗教背景不会影响一个观众从《灵魂冲浪人》获取力量,它绝对不是讲了个简单故事。

    有另一部分影评人批评它是忽略现实痛苦的心灵鸡汤。也许是因为影片的痛苦峰值没有达到他们的需求吧——贝瑟尼痛哭着从海滩这头打滚到海滩那头,遍体鳞伤后再站起来——问题它不是那样的一个故事,贝瑟尼也不是那样的一个人。

    对于一位13-14岁的青春少女,坚强振作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过程,直达贝瑟尼的灵魂深处,她的黑暗也就那些了。没有更多,更多的所谓“真实”的黑暗和难题是你们的,不是她的,她这样就已经是真实的她了。

    说到这,我们就有了一个问题,是改编剧本阶段就考虑过的问题,是要一个真实的贝瑟尼,还是要一个评论界眼中的真实贝瑟尼?如果选择后者,就要把很多不属于她的黑暗加诸于她,她想的、说的、做的将是个成人内心的假少女。番茄小說◇△網 ---.`f`q`x-s``.com

    我虽然无意拍一部青春电影,更不想拍一个假的贝瑟尼故事。所以我选择了前者,一个遭到鲨鱼袭击失去左臂后醒来第一句话是“我什么时候再能冲浪?”,一个月后重新训练,两个月后重返大海赛场,有痛苦,但更有坚强的真实的贝瑟尼。

    年岁的增长不代表让人拥有更大的勇气,通常是恰恰相反的让人失去勇气。

    “越多生活智慧,越少勇气”、“初生的小熊不怕狼群”等这些谚语也告诉着我们这点,这正是生在贝瑟尼那的一个情况,她的勇气有多个来源,我敢说其中之一是她的年少。

    年老的你们觉得应该更痛苦、更多挣扎、心态转变时更复杂,那是会生在一个老了的人那里,不是她!为什么不愿意放下成见地看看这个13岁少女?你们没看到她那双满是纯真希望的眼睛吗?

    所谓的年少勇气就是没想那么多,相信一切梦想都能成真,贝瑟尼相信了成年人不轻易甚至永远不会相信的,所以她创造了奇迹,而不是还在纠结要不要继续冲浪。但她一样有少女的善变(少男也会),她有受挫心、有过哭泣、想过放弃,她没有的是铁一般的决心或者从此以后不再有烦恼的电影式觉醒,就算她成为冲浪冠军,她依然会有下一次、下下一次的挫折与沮丧。番茄△小說△網 --`.-f`q-x`s`

    《灵魂冲浪人》已经呈现了最真实的贝瑟尼,我不明白这怎么会是虚假?

    我更不明白“为什么是剧情片而不是纪录片”这种差评原因算是什么,为什么存在传记电影?为什么你是影评人?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日志?我都想知道原因。

    话说回来了,你们要什么,我还是懂一些的,一个黑人教练,或者一个老头儿,最好的是,一个有着白羊毛般的须的、在肖申克监狱坐过牢的黑人老头教练。那我的电影就有了政治正确盾牌,这比上帝吓人多了。

    但我们到底有多少部这样的“教练—选手”电影了呢?好的坏的,被赞的被骂的,改编真实的虚构的?

    《红粉联盟》(1992),《冰上轻驰》(1993),《茶水男孩》(1998),《光辉岁月》(2ooo),《心灵投手》(2oo2),《卡特教练》(2oo5),《重振球风》(2oo6,还在上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