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争论的开始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争论的开始 (第1/3页)

    “你?”

    华仔一偏头,怔怔的看了他半响。

    他去找嘉禾,找中国星,找寰亚,找曾志韦,找黄秋声,消耗了大量人脉关系,只为这部电影,其中辛苦,唯有自知。

    可怎么也没想到,到这里,一位只能说颇有交情的小老弟,啪地的拍了桌子:那500万,我掏了!

    纵是刘德桦在圈中浸染二十年,百态形色,见过无数,亦不免为之感动,但感性是一回事,理智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呼出口气,缓了缓情绪,方道:“青仔,我之前同你讲过,演员不要用自己的身家去搏,风险太大,我们赔不起的。何况这是五百万,你在香港也不易,心意我领了,钱不能要,我还是联系下别的公司。”

    “哎,华哥……”

    褚青本就是看他对电影的一片赤诚,才想搭把手,刚要劝说,忽眨了眨眼,脑子飞速的转了转,硬生生改变话头,道:“你放心,我也不是白投的,呃,你能不能跟那边讲讲,我想,我想要这部片的海外发行。”

    得!敢情这货被《今年夏天》的丰厚回报迷花了眼,见着片子就往上掺和一腿。

    “你的意思是,要包下《无间道》的海外发行权?”华仔稍稍吓到,连忙追问。

    “对,你帮着牵牵线。”

    “这个……”

    刘德桦皱着眉,一时不语。

    寰亚呢,其实不算多牛*逼的公司,94年才成立,前期特惨淡,一直走小成本路线。直到去年,林建乐新购股份,成为掌门人后,才进行改革,拉大明星,拍大电影。

    《爱君如梦》就是林建乐的首次尝试,票房的成功,让他更加确定了公司的发展目标,才有了此番投拍《无间道》的魄力。

    而早期的寰亚,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还小有赚头,则是凭另一项重要业务:音像发行。

    不仅是本土电影,日韩、欧美的作品也会大量引进,从录影带,到VCD、DVD,寰亚制作的音像产品,始终是市场上的主流。

    正是靠这种渠道,它也慢慢建立了自己的海外关系,虽然还非常非常的薄弱。

    华仔就在考虑这点,海外票房对香港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是乌托邦式的玫瑰园,遍地黄金,哪怕自己的发行能力是渣渣,亦不会轻易舍出这块虚幻的肥肉。

    但理论上,此事还有成功的可能,所以他沉吟再三,问了句:“青仔,你向我交个底,你想要什么?”

    “嗯?”褚青没太明白。

    “就是,东亚,东南亚,欧洲,北美,你的目标在哪儿?我知道这个,才好帮你去谈。”

    “哦……”

    他恍然,笑道:“其实全欧洲我都想要,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你就帮我保住一个地方。”

    “哪里?”

    “法国!”

    ……

    事情便如刘德桦所料,寰亚完全打肿脸充胖子,一开始就拒绝。

    不过,亏得华仔从中说和,寰亚也确实想找个人分担风险,谈来谈去,起码的保底目标是达到了。

    于是乎,褚青以五百万的资金,外加一百万片酬,共六百万入股,约占了总额的五分之一。而他的回报是,按投资比例参与票房分红,另有法国一地的独家发行权。

    刘德桦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