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火器思路

    第12章 火器思路 (第1/3页)

许多东西看似简单,做起来才知道铁匠师傅们的辛苦与不易。哪怕是一件最为寻常的民间多见的火门枪三眼铳,说起来成本不过千把文钱,可这却往往需要工匠师傅们忙碌一个月才行。

    “这火铳以前我也造过,这铸造之后的打眼是最难的。弓箭的成本很大部分在于材料和保管,尤其是动物的劲角来之不易。这火铳的成本要非很大人工。”负责箭头打制的郭师傅对张海说到。

    同西方的卷制锻打火器不同,此时东方的火枪是在整块铸造铁的基础上钻孔,全天数个小时的汗水换来一寸的深度,长身管的火铳要一个月才能成形。不过相比两个人超过一年的人工才能磨制外加穿制成的鳞甲锁子甲之类,这火铳已经算的上人工成本和低的东西了。

    平日里训练乃至了解帐目的时候觉得很多事情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而实地跟着工匠师傅们做一做才知道哪怕是刀、剑、弓、手铳这些相对廉价的兵器也是凝结着匠人们的汗水与心血。

    “听说海外以及南方的军中有一种可以用燃烧的绳子点燃的鸟枪?”张海问道。

    “鸟枪我见过,但一见便知道是以我的手艺力有不逮的事情了。那铁管之后用于闭锁的螺纹就是我等一般外行可以轻易造的合式的。那得是南方大户人家或者军中的能工巧匠才做的出来的东西。

    张海这才觉得很多事情急不来,古代史的几千年技术进步虽然缓慢但也不是白发展的,很多看似很普通的军器实际上每一件都要求不俗的锻打磨制技术。而文艺复兴时代以后的很多西方装备乃至制法更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行。哪怕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工匠,要摸索一件新式器具从模具到锻造也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

    但哪怕困难,张海也并不决定在蹉跎中浪费时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几张带有文字的图纸:“郭师傅,你可识的字?”

    “承蒙张家老爷关照,这些年来也认得几个字。”

    “不要求鸟枪的闭锁螺纹,这种之字杠杆发射机构可单人手持发射的火门枪能不能做出来?”

    郭师傅看了看又在张文的讲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