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规则底线

    第19章 规则底线 (第1/3页)

发生在沧州盐山县一带的事情虽然算不上民变,但也多多少少的在士林局部引起了小小的波澜。

    当那个不成器的远亲王元亲自派人带着求助信来到潍县大族陈家借接着诗会的名义来求助的时候,多多少少的让陈家少当家号称北溟先生的陈巽甫十分不快。

    “你不要以为我远在潍县就对老家的事情一无所知,这件事情首先是你的不对。虽然父亲病逝之后这个家暂时由我来当,但是因为我的资历尚浅,不可能冒风险借助父亲的势力乃至官场上的人脉帮你搞定这件事。”陈家虽然是进士家族出身,但同那些远离京师的江南豪强不同,做事还保持着相当的的谨慎。

    王家派来的人早就对陈家的家风有所了解,知道着陈家人好名不好利,而且多少还算是有一些抱负的人:“那户新冒出来的张家张扬跋扈还是小事儿,我担心武艺出众的他们似乎并不像是打算将来为朝廷所用的人。现在北方连续多年来年景不好,早晚他家在盐山必然闹出事端。”

    “亢龙有悔,对于这样的人就先让他们在那里肆无忌惮吧。你们暂时不要以强势或不服的态度来对待,让他们闹过了界限,要是有不轨之心自然就会自掘坟墓。”陈巽甫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给这件事一个最终解决的办法。

    至于民变可能带来的问题,做为有识之士的陈家以为并不值得忧虑。秦汉隋唐之时曾经有过有威胁的民变。但那些民变的基础确是建立在普及兵役制或其残余上的,除了大多数民众有过训练以外,他们还了解一些军事运作机制。而到了两宋,虽然存在辽金等严重外患,那些民变还不是只靠宋军正规军偏师一到就能迅速平定?元末农民起义能够成功首要的原因不过是元朝上层内部自己的瓦解罢了。而对于整体上对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态势至目前看来还很强势的大明,任何民变就算能够在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