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新兵军魂

    第135章 新兵军魂 (第1/3页)

攻占青州的第四个月来临的时候,青州城外的明军再次掀起的攻城高潮持续了已经不止一天。千斤石车的威胁最终被成本工时可以接受的百斤重的“万人敌”化解,而新投入的西洋重炮虽然比张海等人所铸的“忠勇将军”重了很多弹丸也大了很多,却根本没有正确的射表。射速和制造精度也远不及更易制取和加工的青铜炮,最终被越来越多机动也更方面射速更高的“忠勇将军炮”所压制,再也没有炮手愿意逼近城头操炮。

    仅仅经过几天的危急,青州的城防似乎又巩固下来。张海决定新投入的炮兵连参加城头实战外,四个步兵营结束了在各方向城头的值班后依然以训练为主要任务。每营的四个步兵连每四昼夜中的一夜在城门楼附近当值以防备城外大股敌人可能的夜袭。

    经过多次交战的胜利,即便是比张海更为保守的刘洪涛也不认为现在城外人数虽众的明军有胆量再次展开大规模进攻,似乎城外的敌人能用的看似有效的手段只剩下挖地道了。而这一点不说不难防备,城头炮火威胁之下要从三四里之外遥远的地方挖地道,最快也恐怕要到秋天来临的时候了。

    集结在城头东南的明军是由南方各省派遣的战兵营集合起来的队伍,没有在距离城头较近的一二里范围内。对于这样没有大规模攻城器具准备,也似乎是客地作战的敌人即便是较为重视这路敌人的张海,也最终放弃了于其当面部署战兵营步兵连的打算。

    “这些南方兵真有师傅所说的那样值得重视么?”李峰也有些疑惑的问道。

    “至少应该同城西、城北大营的敌人同等对待,甚至要稍稍侧重一些。毕竟城西大营的敌人兵力虽多,但经历过多次激烈的交战。实力及战意都已大不如前。”张海回到。

    在不增加城上正规战兵营轮值人手的情况下,负责城头布防指挥的刘洪涛也只能将一些“成分和表现尚好”的少年矿工出身的临时中队部署在城头各处的对面,虽然这样做有可能减缓城内军品制作的进度。

    离农历天启三年的新年还有一段时间的阳历二月刚刚到来不久,城北大营及东南大营的敌人就几乎将最精锐兵力倾巢而出展开了一轮猛烈的夜袭。

    投入转移至城北投入作战的毛兵、土兵没有携带什么重型攻城器具,也没有多少枪炮火器,甚至连成排的云梯架都没有。负责进攻的数千名南兵精锐先锋只有分量不轻的寻常勾索而已。远处负责掩护的人有的也只是能够在临时如行军灶一般的炉坑中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