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主战枪铳(二)

    第143章 主战枪铳(二) (第1/3页)

    不过这些年来一支转值负责枪铳制造管理,对于战场上也稍有经验的王师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转轮结构存在比较严重的漏气问题,而如果像三眼铳那样的共药室发射不能满足我们的精确射击需求先不说,子弹在大致同时发射的时候会因为枪口之间的火药燃气而相互之间影响精度。每一根枪管都配备**的发射机构其实才是更切实的选择,至于成本和工时问题,自从有了卷制法和水利锻机,我认为一个月的时间以这数千核心枪匠的平均水平是能够完成一支燧发机构火枪的制造的,这样的制造要求反而会降低。”

    王师傅的话让张海感到了欣慰,王师傅算不上是自己的弟子,但在弟子们的管理要求和自己的言传身教下已经学会用很多相对接近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了。

    “一万两千人套的燧发排枪还是只能满足六个旅的步兵火力要求,如果从炮厂那边儿抽调一些人手。一万六千人套的燧发排枪能够按照计划完工么”张海又问道。

    “这个要试试看才知道进度了。”王师傅显然事实求是的没有把话说死。

    其实按照每人两套排枪的标准,又或者一些专职的弓手不配备火器就能满足八个旅的步兵武器要求,但是这样一来步兵们相比原来的火力水平就没有质的提高,这是张海所不愿意见到的。

    玄武湖的小岛上火枪寿命与质量测试完成后就开始转入了新步兵枪铳的实战测试。;;;;;;;;

    实战环境下的心理压力往往是靶场上难以模拟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完全没有经过任何射击训练,甚至本身的心理素质也谈不上过硬,天赋算不上突出的中下水平平民靶场上模拟精干的少年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以张海在战场上的经验:无训练的平民使用火器或不需要力量的直射武器在靶场上的水平,大致就是像新军主力这样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军队的革命化少年军在战场上之表现的平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