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成败内因

    第169章 成败内因 (第2/3页)

朝廷所招安的一股力量转移至开封等地做为十分低调的团练存在。

    听到这股力量的一些历史及种种事迹,张海越来越怀疑这是一个稍稍外行一些的穿越者魂穿本位面了。在此时的历史环境下一个并非海商或者沿海士绅阶层出身的中下层人士,根本不可能拥有这样坚定学习和效仿西方的见识。

    赶来的刘洪涛闻听到这徐州团练的历史也为之震惊:若是在盐山起事后不久甚至是武安的时候我们哪怕遇到五六千规模这种级别的对手,因为那时我们的力量远远比现在要弱小,恐怕也会有不堪的后果,甚至突围的时候核心骨干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这股势力起家比我们早不少,局面也比我们开创的早,可却没有拥有领先于我们的局面。甚至在我看来,即便没有我们,这样的势力能不能夺取天下都还不是一个必成之局。大家说说看这是为何”张海思考许久后向众人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张海身边的一些弟子觉得并不难以回答。

    “师傅您说笑了,这时代的寻常人能有全面向欧洲学习的精神,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他们怎么会有师傅那么多受天帝的启发所想到的从兵工设计到军队乃至军校管理制度等各种手段”

    张海思索片刻遥遥头说:“这伙人的主事者极有可能也是来自于天帝所言的大世界。在许多问题上的见识上,为师并不一定高于他。他可能并不精通于未来的诸多实用技术,为师所发明的种种又有哪一样是这我们这个世界想到却难以做到的呢没有一件是通用于未来的兵器。他们的局限就在于或许拥有为师一样的知识与文化,却没有开拓性的创新精神。迷信于权威而不善于逻辑的思考事物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

    “根子上也错了。”刘洪涛在了解许多后似乎认为徐州这伙人的败落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师傅从小开始就立志于教化我们真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