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训练变革

    第185章 训练变革 (第1/3页)

    自从武安山寨近三年的时间以来,新军主力部队的武器装备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变革,火器与弓箭手的作用此消彼长。但总的来说:除了基本的内务和队列训练以及文化政治课程学习以外,弓箭训练占了基层步兵相当大的权重。即便是火器排的战士也要对优等的清式长弓有所熟悉。

    自从明庭连续两个皇帝一个被捉一个被杀,整个明朝除少数边军及残余势力基本被瓦解,新军主战装备全面火器化,装备的燧发排枪越来越多,备战的对象也更为明确之后,弓箭训练以及相关的力量训练边被大幅度的削减了。

    这样的消息并没有让那些新战士们高兴多久,让人痛苦的弓箭及其相关力量训练虽然逐渐减少了。但是土工作业、带甲长距离冲击、钢制伸缩长短矛的运用技巧等项目却多了起来,一样让人疲惫不堪。

    唯一能够让新兵们乃至不少老兵们最为欢欣鼓舞就是射击训练连逐渐变多了。一连数个月,不论是前弓箭排还是以前的火器排,也不论是老兵还是新兵。平均每五天就要进行连续一轮折合十二发子弹的实战考核。比过去火器排五日三发的考核还多了不少。此外还有类似数量比例的空枪火器操作训练及弹药填装训练。这样的实弹射击密度在某种程度上要比现代中国多半野战主力中的普通士兵训练密度还要强了。

    精良的黑火药滑膛枪枪械本身的精度也赶不上五六半或八一式之类粗糙些的现代步枪五分之一。比起精度高一些的现代枪械哪怕在有效射程内的散布半径也能相差十倍,散布面积相差百倍。但是要在声光后座特征明显比现代枪械大的情况下让普通战士也能在快速瞄准下自然的做到相当于现代百米胸环靶基本不脱靶的程度,甚至在立姿和跑动中也有攻击敌大型队列目标的能力就需要比现代部队普通战士更为严格的训练。尽管精度要求上比发挥枪械性能极限的特等射手低的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