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京城考验(二)

    第81章 京城考验(二) (第1/3页)

    张海在这件事之前思考过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要不要像后世领导人那样在诸多群众面前那样当众讲话。从技术乃至今后独自行动的一些考虑上,这样做肯定不合适。因为在没有扩音器的当下,几乎可以毫无疑问的肯定几十米乃至百米外的群众是根本不可能听清自己说的是什么的。而如果自己当众露面,自己的外表相貌就有可能在太多的人面前暴露,这也显然不利于今后的“微服私访”

    但张海觉得还是需要这样一个仪式,想不露面的难度并不大,就算没有面甲的特殊头盔也能遮挡住脸部的很大部分。几十米以内的近距离从说话的声音到面部轮廓当然有可能被人记住,但是人群主要并不在能听清自己语言,看清自己准确面孔的范围那就安全性大多了。

    至于自己的发言内容想让人知晓并不是什么难事儿,讲话的旨意当然可以像后世多国会议或新闻发布会那样由“翻译”负责向下传达,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

    五月初六的早上当太阳已经高高升起的时候,五万余名军内外赶来的“代表”集结在承天门外的新开辟出来的广场上。因为此时的北京已经不是首都,没必要过于排场,这个“广场”远远没有后世广场那个面积,总共不过三十几亩的面积而已。

    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尤其是在教育弟子成长的过程中,张海已经变的即便在面对面的谈话中也算不上不擅言语,这种当众场合下的讲话更不是第一次了。城楼下的人们没有可能听清自己讲的是什么,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自身过大的压力。

    自从新朝建立后不论在正式场合还是私下场合,张海都没有所谓的“龙袍”,但很多乡下来的百姓代表面前如果不穿明黄色的“龙袍”,可能就会引起误会,认为城楼上讲话的那个人顶多是个丞相之类的大官,而“圣上”可能并没有来。

    为此,张海也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