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重围北京

    第89章 重围北京 (第2/3页)

宏大的明末农民战争的大致开启,差不多就是因为这一年无数的灾害。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反抗官府在传统人们的认知中总是大逆不道又危险巨大的行为,不是走投无路很少有人选择聚啸山林。可是当一个政权的地方组织在足够的钱粮准备之下开始自发的发起民间进行反抗的时候,这几乎相当于涉及广泛的地方诸侯反叛,轻而易举的就利用新朝四年夏季的灾害在原来的南直隶,河南,山东,陕西等数省上百个县拉起了规模宏大的武装,几乎在短短瞬间就犹如崇祯末年的态势,叛乱武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拉起了规模多达百万,青壮武装多达几十万的武装。

    吸取了当年的教训,这些武装并不打算聚集在一起同新军主力部队决一死战,而是以县为单位分成百余股势力武装割据,其中少数能够成规模集结起来又有相当机动力的骑兵主力开始在临近的地方攻州破县。

    并不是所有的基层公安军都有反叛的打算,但是在张海等人过于严苛的惩罚震慑之下不少地方的队伍都惶惶不可终日,面对大股来敌的时候并没有以往的那种抵抗决心了。当然,多半的公安军步兵营还是相信新朝政权是根本难以撼动的,为了表现突出而升迁或是抵消自己可能的过选择了坚决抵抗。

    公安军武装及其技术水平达不到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水平,但因为更善于对火药兵器的有效运用,实际上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相仿。在守战的情况下会有选择的防守某一城头地带,五六百战兵加上千余动员起来的城中民众往往可以凭借一个有所准备的县城抵御几千敌兵的攻击。

    不过,对新朝主力部队的了解使得大部分起事的武装都没有报侥幸心理,对于那些暂时拿不下的据点就以差不多的力量牵制之,规模庞大的主力部队沿着运河线路大规模的组织向北进攻。

    新朝建立后不少工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