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线膛火力

    第121章 线膛火力 (第1/3页)

    刘洪涛虽然身为新军中的重要人物,但是在登陆作战的时候并没有龟缩在船上指挥。何况船上在夜里也就未必安全,而是同第二旅的两个先锋步兵营一起在黄昏前上了岸。

    不仅仅刘洪涛如此,跟随先遣兵力一同上岸的还有加强到各步兵连营单位中的十个精确射手分队大概一百五十名手持新式线膛枪的步枪手。这些步枪手无需携带重量庞大的多支填装好弹药的排枪,因此防护上就可以更为完善。除了重达近三十千克,各个方向上都有正面水平的特制钢化板甲,还有配有枪盾。并且在船上的时候位置更靠近人群之间,并安排周边的几名战士做为特殊情况下的“保镖”。这使的整个登陆作战过程中虽然登陆的部队累计在水中和岸上的战斗中遭到十五分之一左右大概百余人的杀伤,但是一百五十名精确步枪手只有三人因为天上飞来的重铅弹而误伤,彻底丧失战斗力的仅有两人。

    新军花费很大的管理和人力物力生产出来的底部膨胀弹头线膛枪还是无法同南北战争时代的前装线膛狙击枪相提并论,精度仅有七角分左右的水平,百米左右的距离上仅能勉强威胁头部目标,还不完全确保命中。但是这种顶级传统弓神箭手才会有的精度的水平却也是此时代的人们从未在火器上见识过的了。

    现代战场上战壕内的士兵往往冒头也是很小心翼翼的,而这时代鹿儿岛城城头上的敌兵却并不认为在城垛之间露出头来进行攻击有多么不安全,至少在敌兵没有接近城头下的时候是如此。一百米外的弓箭是可以躲避的,火器就更是几十不中一。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刘洪涛的吩咐下每一名精确射手负责城头上大概一丈以内暴露出的敌兵,并按照规则每个人都划好相应的目标。为防止城头上的敌兵听到枪响就缩头,还挑选了一部分燧发排枪射手模拟普通火枪的兵射速使用滑膛燧发排枪进行试探性射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