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战术诱敌

    第134章 战术诱敌 (第1/3页)

    经过战国时期长期的组织动员考验,到了幕府早年,日本民众以比中原百姓还要强悍的忍耐力供养了规模庞大的军政脱产阶层。两三千万人口维持的常备领薪饷的武士也多达四十五万,属于幕府直辖的旗本武士也多达八万之众,随时可以动员超过二十万的大军。

    一次拿出包括四五千名精干在内的两万武士即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并不算不可承受的损失,但德川家光还是慎重的进行了安排。这两万武士准备事先展开的进攻的地段不到一里左右的距离,整个纵队按照相距十米左右刚刚能够有效在夜间语音联络的距离为单位连绵四十余队近一里左右,形成纵深比进攻正面更大的横队。

    吸收了传闻中新军主力部队中的一些战法,这两万人除了夜战必备的弓刀之外还有四五千人集中携带了近两万支填装好铁炮做为支援。而在进攻之前,德川家光还集中了全军的三四万铁炮手按照白天大致测定好的方向前进一里左右的距离后以二十多万发铅弹连绵不断的漫射在登陆部队右翼方向上展开了漫射。

    铁炮之类的火绳枪发射的弹丸到了六十步外就丧失了命中单个目标的价值,而到了一百五十步之外就连临阵对垒的价值也没有了。但不论精度有多差,总归是能在抛射的时候把子弹打到两三里外左右的距离上,哪怕因为人为因素的散布误差恐怕有方圆一里都不止,对于攻击足有近两里方圆的大阵来说也足够了。在这样远的距离上,优质铁炮发射出的五百到一千焦尔左右弹丸也会削弱到几十焦尔到百焦尔左右的低威力,即便命中带着铁盔的头部甚至带着面甲的面部也不一定能造成减员性负伤。不过此时的日人到很少有人研究这一点。也只有少数大筒发射的铅弹在一两里外还算有一些杀伤力,有可能对带着铁盔的目标构成威胁。

    黑夜里远处之敌连绵不绝的开火声绵密的连成一线,如同大海边海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