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主力海战

    第233章 主力海战 (第1/3页)

    第九旅的主力船队返回到福建一带的时候已经是新朝五年的旧历九月了,距离船队起程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

    十月的台海虽然少有台风,可风浪却并不平静。陈勇没有想到刚刚摆脱菲律宾人的拦截不久,就在泉州外围遇到了规模庞大的新军舰队正与远征而来的西班牙舰队对峙。

    自新朝四年秋到新朝五年秋这一年的时间里以来,南京一带的兵工场累计又生产了价值五百万两的军火,同清朝初年满清为了维持近百万军队日常及其征战需要的军资总生产规模相当。当然,在质量技术与效益上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新军主力部队此时包括远征海外的第九旅在内已经九个旅扩充到十八个旅外加**部队共计九万精锐陆军。步兵超过六十万管燧发排枪枪管,西方二档或以上标准的金属全身板甲六万余套,胸甲及相关四万余套。各个步兵旅及**的重炮师累计拥有一千一百余门中重火炮,同时还配备臼炮及霰弹炮数百件。在扩充了三四万精锐陆军的同时,还生产了一千二百余门精制中重火炮用于海军及岸防。当**重炮部队和不少新建步兵旅的旅属火炮补充到水师的时候,新军水师主力在作战师的实力也扩充到二百艘安装有人力螺旋桨装置的海船,配备近两千门九斤弹或十三斤弹的青铜炮。海军兵力大概一万人,总吨位即便不包括用于远征的第九旅在内也大概达到三万吨左右。

    这样的海上力量从表面上来看,同此时代的欧洲列强相去甚远。不过是用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动力全副武装和改进版本的鼎盛时期郑家海盗而已。

    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内,新军主力可以大量生产出足够的枪炮火器乃至不少辅助装备。而造船特别是新式海船的建造与积累,新式帆手的培训及形成战斗力却根本不是一两年的时间内能够有效做到的。

    但即便如此,整个新朝海军力量也已经有质的飞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