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金川边地

    第357章 金川边地 (第1/3页)

    因为奢安之乱的缘故,以朱燮元为首的残明实力同西南一带的土司大部分关系算不上太好。

    而且在西南的不少地方少民虽然也有自己的领地,但面对新朝当年表现出来的战力和能力也有很多处于臣服状态。朱燮元也并不敢把家底托付在那些黎苗等各族部落的手中。

    在四川西部的藏区,这个顾虑就要小的多。首先一个因素就是相比那些同汉人矛盾与成见不小的西南各少数民族,藏区一直以来就比较封闭。自唐朝以后就很少和中原的百姓发生直接的大规模武装冲突。而且藏区纵深广阔,不少地方人烟稀少荒芜地势险要,对于新朝来说也属于暂时没有控制的化外之地。

    藏区当中论战斗力,当属康巴青海一带的藏人战力最强。不论是康巴藏人还是藏南藏人,都很难对中央政权的反叛势力感兴趣。在藏传佛教中,能够成为中原帝王的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天命之身,拥有着独特的地位。更不要说在文化上与汉人之间的隔阂了。

    不过在四川西北部的群山中,嘉勒土司却是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多也比较注意外界动向的一个人。通过退入山中的当年前明中的一些人还有在外部商贸交往中的了解。他逐渐认识到了张海所建立的新朝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王朝。拥有那样强大力量的人,是绝不会甘心将自己的统治区域只局限在前明或者比前明稍多一些的范围内的。他可以轻易的扫平草原,那么就绝不会永远的留下藏区这快“化外之地”了,尤其是濒临汉人地域并不算太远的自己,可不像布达拉宫那样天高地远。

    而且张海在南京城外的**面对不少外来的使臣公开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听闻到有关这次“**之议”一些传闻的嘉勒土司再也按耐不住了,也开始加紧了战备,并且在同朱燮元等人的交往中也显得大方了不少。虽然依然不同意朱燮元周遇吉编练的残兵撤入大山之内,哪怕是带着足够的物资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