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新朝成都

    第374章 新朝成都 (第1/3页)

    大战初定早期,虽然川蜀一带经济并不理想,但这里的治理是新朝比较重视的一环。在张海看来:全国统治最为容易经济也最发达的地方实际上是以水运网为依托的江东地区及运河两岸。

    新朝依赖随着沿海运输的发展,运河的地位有所降低,可政治联络与军事调动等方面的作用依旧在。

    整个两京十三省实际上有两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一个是岭南广东,一个是川蜀。广东等地的离心力比较强,面对的考验也比较多。但是当新朝的政治军事中枢确立为江东一带的时候。珠三角在经济与政治上在海运发展起来后同江东的联系更为紧密了。

    通过以人力螺旋桨为依托的快船,大军或人力沿海往返一趟也不会超过半个月的时间。而从京城到川蜀,不论从哪个地方走都要经历大量崎岖的陆路,单行程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往返则要两个月的时间。驿站和驿路另论,但也通常的复杂信息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往返一才。

    因此:在成都负责成都城乃至整个川蜀腹地治理的人正是过去新军队伍中表现十分出众的第三旅先锋营营长王光。

    像这样可靠而优秀的人才,张海原本是打算协助刘洪涛用于新建步兵旅的编练的,至少也应该是一名主力旅的旅长。不过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将王光调任川蜀腹地担任这里的军事守备及成都城的治理。

    王光也没有辜负张海的期望。在天下基本太平的三年时间里,虽然蜀中面临的残敌威胁最大。但是王光对于成都及其临近地区的宗族势力并没有像其他不少地方那样展开大规模的清洗。除非是那些到了天下初定的时代也打算顽抗到底、为了自家的利益而不遵从新朝政策政令的人。

    在成都及其附近的乡村一带,他利用少数顽固之人那里抄掠所得的财富更多的是通过廉价赎买,“一手持枪一手持财”的方式完成了川蜀一带的土地整顿。

    这样的政策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