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汉中福地

    第420章 汉中福地 (第1/3页)

    在承平年代,四川大部分地方的百姓虽然还算是过的下去,生活却也是贫困的。这种贫困甚至可以反应在不少人的衣着与气色上。同新朝时代的南直隶书与浙北相比,给张海的感觉就像前世老照片中的民国与偶像剧中的民国之间的差别那么大。

    新朝的四川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洗牌,经历了财富与土地的重新分配,也也仅仅是把不少底层从生死边缘来出来,温饱在川北和川东的不少地方一样没有解决。

    可是当张海所率领的队伍进入汉中一带的时候,似乎就像是重新进入了江苏富饶地区一带一样。有经验的亲卫连战士仅仅从进行夏粮收获劳作中的人数密度,还有田间那些人的气色上,就能对这一带的状况有个大致的判断。

    当队伍在白天的时候公开经过的时候,田间的民众不是像过去那样远远躲开,也不是像川地的民众一样不理不睬。当队伍在行进间小休息的时候,就有不少的孩子跟着大人一起送来慰问的食水。

    张海以前并不理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时代行军也好打仗也好,怎么可能不就地征集粮食怎么可能离的开对战区民力的利用不过后来张海也逐渐明白起来:军队在农耕区行走那当然免不了同百姓打交道,也不可能做到对民众无负担。不过一些原则却依然有助于防止小型**现象和小型灰色现象的养成。因此对于这些,队伍上的回答也很简单:“我们并不需要。如果有什么用的着大家的时候,上面回有通知的乡亲们如果有什么忙要帮,也可以讲出来。”这汉中一带的百姓,似乎也并不与民众见外。

    “汉中一代工商虽然不怎么发达,乡间的卫生和百姓的衣服也达不到新朝南直隶一带的水平。可我看这里百姓们的气色,可完全不逊色于东南之地啊。“张海不由的叹道。

    那种特殊的气色张海是熟悉的,不少上了年纪的人,相貌上都没有太多的“农村特质“,这并不是仅仅几年还算象样的日子就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