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特别演习(三)

    第445章 特别演习(三) (第1/3页)

    过去的新军主力部队,在面临强敌和箭矢弹雨的时候也基本上能保持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的队列命中率,五分之一左右的防御杀伤效率。虽说位于**一带的“新特演“最大限度的模拟了实战,按理来说以炮火和重火枪弹雨的下的威慑力会比当年更大,可是这毕竟不是真正的实战。百分之一死亡率级别的压制,同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左右死亡率的压制,那毕竟是有区别的。

    “报告“这时候在地堡形态的地下掩蔽指挥所内,一名勤务兵向刘洪涛送来了一份实训测试报告。

    为了在对射训练打靶后的成绩以最快的速度报上来,这报告上是一份早就有所准备的表格。列出了命中率水平档次和各部队的番号。报靶的人以连为单位直接用黑点来填写上靶率的档次就行了。

    当然,与上靶率对应的还有各部队在演习中的意外伤亡率,这样面对不同性质的火力压制会对部队的战斗效率带来什么样儿的影响就一清二楚了。

    在炮火准备中伤亡最多的一个连队有四人死亡,加上负伤共计十来人。其中一个排军就承受了五人左右的伤亡,并有两人在弹雨下伤亡,与之损失接近的连队也有两个。这样的伤亡强度基本同实战环境下不算太过一边倒的情况类似。

    这三个连队中,队列命中率一下就从一半左右降低到了不到五分之一,弹药杀伤效率降低到七分之一以下。这还是使用比较容易瞄准和命中,弹道也比较平直的武器,而如果使用当年的弓箭或臼铳,刘洪涛可以肯定效率会降低到十分之一以下,

    十分之一左右的弹药效率,这在传统军队中是一个恐怖的水平。在古代所知的大规模战例中大概只有14世纪的英格兰长弓手可以达到这样的效率,当然后金精锐也包括在内。具备这样效率的古代军队通常都是可以以一当十的主。参训部队能有这样的表现,显然也跟在兵源选拔与训练管理上的超越有很大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