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全力备战

    第541章 全力备战 (第3/3页)

给马料压缩军粮等方面留下的后勤空间实际上就已经相当有限了。

    因此在这四年以来的时间里,张海并没有让柳香等人全力以赴的像战时那样展开军备。而是花了不少时间用于扩充和培养人才。在新朝皇城内的兵工单位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一个熟练工的养成不必再花费十年之久的时间,大概四年左右的时间学徒们累计一万小时在有充分任务之下的锻炼就已经在很多方面达到了出师的标准。如今皇城内的兵工厂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三万人之多。水力机械也扩建了不少。军械的年产能力至少可以增加到每年三百万两左右的规模。如果把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基础性加工工作由南京城内技术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的铁匠们来做一年四百万两的铁器相关方面的军火产值已经根本不是问题。在兵工制造对于人才的要求比过去提高了大一部分门槛的情况下,新朝军辎产值规模已经重新达到了那些低技术水准旧火器的水平了。

    关于未来远征的打算,张海已经不再冀望于一波流。当年蒙古人的西征也是至少持续多年的时间。贴木儿对大明的远征打算,也没有过率领大军孤军深入一锤定音的打算。在允许多年征战并可以利用河中一带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新军地面部队规模不增,也还有很高的武装空间。

    “听说三年前开始扩招的不少学徒如今很多人也都在新的要求之下很像回事儿了?”张海向柳香询问道。

    “不是所有人都达到出师的标准,但在合理的安排之下,生产我们现有技术下的军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柳香听到张海问起业务上的事儿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忧心,这很可能意味着新一轮的征战并不算太过遥远了。而且规模和影响恐怕还要在新朝三年“南征北战”与后来的远征朝日等地之上。

    “今后两三年时间内,我们务必要保持全面的备战了。新式农具的生产暂时可以放一放“张海忽然间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