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围歼敌众

    第34章 围歼敌众 (第1/3页)

    此时的叶尔羌诸部,弓箭等投射兵器很大程度上开始被火器所替代。但是做为成本较低的装备,装备数量仍然不算小。从猩猩峡到哈密一带的交战中,先锋旅缴获的箭支多达二十多万支,是参战的八百多名神箭队官兵所携带箭支数的三倍。当然,问题在于这些箭支大多是以中亚草原流复合弓所用的轻箭,最多也不过是中型战箭。经过挑选,这里面勉强堪用的一两半到二两左右的中型战箭也不过四万余支,而重箭更是罕见。

    以清式长弓发射这些规则不一的箭支,即便是先锋旅的神箭手们,发挥出来的精度和威力也会打不少折扣。不过这也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神箭队的官兵们是新军各兵种体系中唯一可以利用缴获物资进行作战的。

    在安乐城附近的决战中,最终被官兵们缴获和收拢的中型箭和重箭多多少少也凑出两万支左右的样子。

    这样,加上队伍出发时携带的神箭队官兵们人三十余支。每个先锋旅出战的神箭手可可以用于参战的旧箭达到了六十余支。

    逐渐逼近的官兵们将残敌围困起来,并迅速的构筑了不少供弓箭手所用的前沿简易战壕和掩体以回避依托马匹尸体试图重新展开还击的残敌。

    简易战壕从多个方向上逼近到距敌百步左右的距离以求可以在抛射中威慑到纵深地带。

    神箭手们的弓箭抛射很快就展开了。在用这些并不合式的战箭盲射的时候似乎根本没有什么精度可言,不过在百步左右的距离上抛射方圆二百步左右的大阵的时候,精度似乎也就并不很重要的。

    在有护手防御的时候,神箭队官兵们并不担心“爆箭”的问题,以一石二斗左右的力量把弓开到最满抛射出去。虽然用这些不合式的中型箭无法把效率发挥到最大,按照很多人的经验与知识,也能在接近末端的时候发挥出七十到一百焦尔左右的末能量,对那些并没有重防护的敌兵有相当杀伤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