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马上追歼

    第128章 马上追歼 (第2/3页)

拉德四世率领亲信的精锐部队首先过河。打推敌军主力的任务由还保持着一定士气的六万骑兵来进行。打击这些来敌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在于给规模庞大的主力部队渡河争取时间。

    有了马尔丁之战的教训,奥斯曼人也不再敢于打最南路那些强敌的注意了,而是集中主力对从北面围拢过来的新军援兵展开了反击。奥斯曼人当然也了解最基本的兵学原理:如果敌军在中路的队伍一定不会弱,南翼又这样强,那么北面最先赶过来的队伍即便不俗也不会比南路的那些骨头更强。

    就这样:高海亮所率领的第八旅先锋部队两千马队迅速就同奥斯曼六万主力遭遇上了,并很快陷入了重围之中。

    由于有了与新军主力部队交锋的经验,奥斯曼人不再追求近距离的交锋,而是像那些落后部落的野蛮人一样以骑射的方式在很远的距离上抛射箭矢。这种战斗方式就是当年成吉思汗十三翼之战中的对手们也有过教训:大规模作战中骑射放风筝只是想当然,实际上对抗不了冲击性重骑兵,并不好用。然而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的马术差距不是很大,而且双方的兵力差距也不大。而在拥有几十倍兵力优势还拥有明显的骑术优势的时候,土耳其人就可以千人为单位连绵不断的对来袭的敌军展开骑射骚扰。一二百米距离上抛射出的箭矢攻击运动中的对手误差范围多达百米,面对松散的骑兵几乎千余箭才能命中一匹马,还不见得能杀伤防护优良的新军主力官兵。

    就这样,连续半天左右的交锋中三万左右的奥斯曼骑射手累计射出了几十万支箭

    规模庞大的敌兵由远处密集射来的箭雨的打击下,第八旅的马队不得不在休息的时候转入步兵防御。占据绝对优势的奥斯曼人开始逼近到更近的距离上也更沉稳的展开了马上的骑射。

    在发现远距抛射过来的箭矢对新这股防御优良的强敌很难起到什么效果之后,奥斯曼大军终于下定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