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决战海峡(四)

    第136章 决战海峡(四) (第1/3页)

    因为暂时赶到的土耳其人海峡上的增援船只并不多,第二批踏上航渡之路的船队在水面上遭受的压力一下比之前轻了不少。不过在几十里内都安排了对海峡观察哨与联络网的刘洪涛清楚:最多不过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伊斯坦布尔附近出发的土耳其人主力船队就有可能抵达,必须在敌主力海峡舰队抵达之前运送足够强大的力量至对岸。当然,为了巩固滩头阵地和保持两岸控制水面抬炮火力的均衡,先遣部队之后随后出发的五百余名官兵主要也是由神箭队官兵、战斗工兵、还有一些给养物资组成。在初步打开敌军的封锁之后,刘洪涛就毫不由于的亲自跟随队伍展开了向海峡西岸的航渡。

    而在此时,已经登陆上岸的近卫先锋旅先遣部队却开始遭遇到在岸边本就部署了强大的土耳其人连绵不断的炮击。

    在岸上通过骑兵的快速机动和事先部署的兵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先遣部队当面的土耳其人就增加到两万左右的兵力,并配属了不少骑兵炮。因为在白天的战斗中似乎敌人已经意识到:面对防护之精良完全不比西班牙人逊色多少的新军精锐,一般的火器似乎根本起不到多少效果了。

    机动部队携带的重型火铳至少有千余具,因为伊斯坦布尔附近的土耳其人经常与欧洲那些盾甲完善的西方人交战,也拥有不少能够在远距离威胁精良盾甲的轻型火炮。

    这些火炮如同明军的虎尊炮一般发射不到半磅一磅左右的炮弹,不过威力显然要强出不少,炮术也要精良的多。第一轮开火打出的上千发炮弹就至少造成两名最为精锐的先遣队官兵负伤。一人被来袭的炮弹直接打断了腿骨。那精良的铠甲也抵挡不住半磅到一磅弹丸的巨大冲击力,即便是几百米外以并不算多的装药量发射过来的也是如此。还有一人被在地面上滚动中的炮弹砸伤了脚部只负了轻伤。很显然:这还是敌军炮兵在这夜间估距有误的结果。

    亲自负责先遣部队指挥的先锋营营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