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少年义勇(二)

    第238章 少年义勇(二) (第3/3页)

得出的结论在考虑成本和工艺熟悉度问题,火炮口径仍然被确定在一寸左右,而弹丸的重量也被确定为接近六两左右的水平。在这个规格之下发射出估算初速四百五六十米每秒极限射速的弹丸,能量超过两万焦尔,能够有效威胁战场上常见的盾车和大多数内河航行的船只。而在一辆二百五十公斤左右载重、全重四百公斤左右的车辆上,可以安排十联装这种优质虎尊炮规格的联装铳炮。这种轻炮车在没有马匹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大多数相对平坦的地方以四个稍微强壮一点儿的少年拉载并保持正常的行军速度。整个火炮的炮足及后勤人员兼护卫及军官也控制在十人以内。

    按照明初军制,一个百人队通常只有十人操作火器,不过在新的青年义勇军,每个百人队左右则配备了三门这种炮车,另外加强一个新增的野战炮兵分队约二十人左右,依靠少量动员起来并经过一定训练的轻型马使用最低规格的三斤弹野战炮,用于威胁野战中的大多数可能的目标。

    近战兵器也比强调火力的新军远征部队逊色不少,没有那工艺要求不低的套管钢矛,仅仅只有寻常的包铁短矛做为辅武器,近战用途的重手榴弹倒是带了一些,不过也不算多,平均到每人身上不过两枚左右。

    这种火力与后勤配置同西征部队相比可谓是寒酸无比,不比起事初期强多少。但是按照作战任务想定:当极西之地的强敌被大部解决,辽阔的西域不存在太强有力的规格之敌后,后续的少年义勇军还是能够以规模不小的数量优势及一定的软战斗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所期望的任务的。

    因为缺乏辎重之外足够的马力,西北地区在承担了西征部队路过所需要的后勤负担后,已经没有太充裕的存粮,少年义勇军也只能在大军出发三个月后的春季以常行军的速度起程,踏上有可能改变人生的远征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