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兵变之四

    第一三五章 兵变之四 (第2/3页)

,在明末辽东战争史上究竟有没有发挥过什么积极的作用呢?可以说几乎没有。

    因为广宁城距离锦州较远,军用物资转运困难,所以驻军向来不多,因而每次锦州被围,或者宁远被围,广宁驻军除了望洋兴叹,根本不敢出城追击,或者南下救援。

    而建虏军队每次都是直攻锦州,甚至绕过锦州,直攻宁远。因此,若说大凌河城因为挡在建虏往西攻打锦州的战略要道之上,还能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的话,那么广宁城在辽东镇整个战略中心南移的情况下,实在是一块食之无味而又弃之可惜的大鸡肋了。

    历史上耗费了无数钱粮,反复重修的广宁城,除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辽东镇的失血口以外,根本没有发挥朝廷希望它发挥的牵制作用。

    而与广宁城相比,历史上未曾受到大明这一边重视的义州,却受到了建虏黄台吉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几次经过此地绕道蒙古直接打进大明腹地之后,后金方面愈发认识到了义州的重要,最终占领了义州,并在义州筑下坚城,驻屯重兵。

    从此,宁锦防线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彻底丧失了进取的能力,只能龟缩在锦州和宁远城中防守,而辽东军队不仅在东北方向上不能再有寸进,而且也失去向西牵制满蒙联军从草原上进攻明朝腹地的能力。

    因为义州城就在锦州的西北方向上,既极其有效地牵制了明军的东进,也彻底关上了明军西去的大门。

    建虏在义州筑城,一下子就把大明军队困死在了明末辽东这块棋局之上。

    如今的崇祯皇帝当然不会继续放任这种情况发生。

    早在蓟辽督师鹿善继赴宁远上任之前,崇祯皇帝就已经明确告诉他,广宁可弃则弃,大凌河可守则守,而义州则必须牢牢抓在手中,只有这样,在辽东方面采取东攻西守的大战略才能推行开来。

    因此,就在鹿善继到任之后不久,就带着自己多年前就熟识的老战友满桂,先后去了锦州、大凌河和广宁,一路上既考察了如今的前线形势,也与满桂、金冠、何可纲、祖大乐、金国凤等辽东镇将帅统一了看法。

    事实上,在历史上有很多真正的有识之士,都看出了辽东镇的困局所在,辽西主守、辽东主攻,同时撤守广宁的主张,一直都存在。

    只是朝廷之上清流当道,东攻西守的战略在天启年间始终未能推行,后来到了崇祯年初,袁崇焕杀了毛文龙,所谓的辽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